第87章全民办学总动员(2)(1 / 3)

加入书签

“……教育年限被缩短,小学5年,初中年,高中年;教育课程被裁减,中学只开设政语、数理、农化三科,砍掉历史、地理、英语科;教学方法以劳动代替教学。学校管理体制被打乱,教学秩序被破坏,工宣队、贫下中农管理学校,停课闹革命。教育结构被乱砍,取消职业教育、成人教育、幼儿教育。普通中学盲目发展,社社办高中、队队办初中。废除升学考试制度,实行推荐保送制度……”

我还清楚地记得,在一天傍晚时分,我吃完了晚饭,正在村子前面那张小牛尿湖边的树荫下进行乘凉的时候。瞬息之间,便突然看见南哥正好从外乡回到家里来。

此时,我只是看见在他所乘坐的那辆老掉牙的自行车后面,满载着简单的一些行李等日常用品。还在车头上挂了顶笠帽,就是如此地返回家中的。

顿时之间,他的突然之间回来,我便感到有些莫名其妙地奇怪和不解。特别是,当我看见他当时车上的这种装载。

要是用那个时候,人们所常说的一些时兴的话来形容,那就是:

第八十七章在家乡劳动的三年里(五)()

全民办学总动员

我还能够清楚地记得,那是1968年冬到1969年春之间,当时正是在全国范围内的广大农村中,实行“村村办小学,大队办初中,公社办高中”的全民办学运动,在我县也如火如荼地普遍地开展起来。

而这场全民办学运动,也像1958年搞跃进运动一样,迅速地波及到了全县的每个公社、每个大队、甚至每个生产队中去。并且,那迅猛发展的趋势,与当年大搞人民公社化运动相比,的确毫无逊色,恐怕是有过之而无不及。

在还不到一个月之余,结果全县所成立的新高中,几乎由原来只是博白高中和龙潭高中两间。瞬息之间,就猛然增加到了一个公社一间,共计16间之多;而原来全县只有博白一初中、博白二初中、龙中、沙中、凤中、水中、东中、文中等八、九间初中,也猛然地增加到了一个大队成一间,要是用保守一点的方法去算计的话,至少新成的初中也不会少于四百间以上;至于所新成立与原有的小学校,那就必在千所以上了。

“在这个年头当个小学教师,这个学期还是在这里教,但是,到了下个学期,那就不知道这顶‘笠帽’往那里挂了。要是组织突然下令需要进行调动的话,只要马上背上那几斤旧棉花便走,简单又方便……”

就是在回来后的第二天,我便兴趣盎然地走到南哥他处,和他一起聊天时才知道,原来他这次回来以后,就不打算再走了,而是留在了大队教。

另外,在当年所招生的高、初中新生的人数上看,那就不知要比以往所招收的新生人数,不知要翻了多少倍了。这样一来,在各级学校当中,对于老师的配备上来说,就非得要“逢官高一级”不可了。

原来,教小学的提升一部分教初中,教初中的全部都要提升教高中;原来,是高中老师的,就得变成为了各公社高中的骨干或领导了。

在此,我不妨举个例子,据《博白县教育志》有关记载,1968年全县普通中学原有的教职工是人,而到了1969年便猛然地增加到了1400人了。如此迅猛的增长,真是令人难以料到。

如果,当年要是不这样地“逢官高一级”地做的话。试想,所缺少的那一大批师资又从何而得来?

根据博白县教育局,在199年纂编的《博白县教育志》在第五页所记载的文字中,还这样地说到当年博白县教育的现状: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

都市言情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