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33章 朝堂上的争吵(1 / 2)

加入书签

“金使,不知今日来见朕有何要事呀?”

“启奏宋朝皇帝陛下,我奉了我大金朝皇帝陛下之命,送国书来了。国书在此,请宋朝皇帝陛下过目。”说完双手捧上国书。自有殿前侍卫接过来,捧给皇帝赵构。

赵构一看眼睛立刻瞪圆了。紧跟着抬头往底下一看,“秦爱卿呢?秦爱卿今天怎么没来?”

这是有大事要找秦丞相?群臣面面相觑了一阵之后,有值日的官员上来报告,说是秦桧昨天偶感风寒,今天请了病假在家养病呢。

赵构一听,有大事他病了怎么行?“去,把秦爱卿叫过来。就说朕有急事找他走不成,就是抬,也得把他给我抬过来”

大宋第一奸臣

求书,找书,请发站内短信给管理员,

官渡一场恶战,张宪率领靖国军大胜十万金兵组成的坚固防线,把都元帅金兀术杀得灰头土脸,带着不到一半的残兵败将狼狈逃回了北方。这一壮举不仅震惊了大金国举国上下,同样也震惊了偏居一隅的南宋小朝廷。

张宪的靖国军在大金国的领土内闹得风生水起,这在南宋早就不是秘密了。在民间,百姓们津津乐道,把张宪看成了抗金的大英雄。在朝廷上,对张宪的评论却各种观点都有。

有说张宪是朝廷的反贼,现在反贼越做越强,更成了朝廷的心腹大患;也有人说张宪不断侵略友国,破坏了国际和平。当然,也有人认为张宪是帮汉人涨了面子、出了恶气。持最后这种说法的人属于少数,一般也不敢拿到大庭广众之下公开谈论。

小黄门跑出去找秦桧了,群臣开始议论。这是出什么大事了?秦丞相都感冒了,还得带病来上班?这皇帝是不是太没人性了?大家伙儿看赵构的眼神儿都变了。

赵构可顾不得群臣心里是怎么想的,他赶紧向金国使臣解释:国书我看过了,只不过事关重大,我得和朝臣们好好商量商量。等我们商量出结果了,一定告诉你。现在请尊使先回去休息等候佳音吧。

总之,南宋朝廷对于张宪以及靖国军的态度一直比较暧昧,高宗皇帝和丞相秦桧更是很少在朝堂上提起张宪或者靖国军。君臣们在一起一般都是讨论发展经济民生的话题比较多。

这一天,高宗皇帝在临安八宝金殿升坐朝廷,文武官员们正在一起讨论大宋朝和四周的邻国贸易间的一些问题。忽然,有小黄门跑进来报告,说是有大金国的使臣携国书正在殿外等待接见。

在当时,南宋临安城已经有了大金国派过来常驻的使臣,大概相当于外交大使一类的,在临安有固定的住所。两国之间有什么经济文化需要交流的,都是通过这些使臣从中穿针引线、加以斡旋。

因此,大金国的使臣有事情找朝廷是常有的事。只是携带国书上金殿就比较少见了。带国书求见皇帝,那就是正式的外交事件了赵构不敢怠慢,赶紧命令往外传:让金国使臣觐见。

大金国的使臣上殿之后,规规矩矩的按照外交礼节拜见了高宗。赵构挺高兴,人家礼数周全给面子嘛。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

历史军事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