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7章 合作练兵(1 / 2)

加入书签

“你查我底子?”李远大惊,自己的底细在长兴应该没人知道。

“不查不行啊,你连续打了那么多次鬼子,七十六师跟九十八师再傻,也不会让一个非常强大的战斗组织呆在自己老窝边对不对?不过呢只查到你去过德国,后来加入东北军,淞沪会战后留在昆山,后边的档案就没有了,要不是你做的那个计划,上边又要求协查,我也没想到你会呆在山窝里。”刘振天诚恳的道。

“没想到军统的人竟然这么高的效率。”李远有些窝火,军统的人一天正事不干,就窝里横。

“你也不差,一个人凭个人武力打遍整个军事院校无敌手,却毕不了业,想不出名都难,没有军事院校毕业证,军政部那帮大老爷们竟然看不起的人,我老刘可没老眼浑花。”刘振天捡到宝一样,喜形于色。

“呵呵,都过去好多年了,都是些陈年烂芝麻往事,不提也罢。”李远苦笑。

人以群分,物以类聚

李远跟刘旅长相比,就相当于一个连长,两人能惺惺相惜,却是因为李家巷那一仗,国军原本制定的战术不算差,总体来说趋于保守。

李远打仗不是国军那套简陋的阵地战,倒不是说国军阵地战打法好不好,只是国军那一套,还是从一战后德国学的,各个国家这都二十年过去了,谁都在与时俱进,原本就落后的中国军队,仅靠买点枪炮,军工不成体系,老战术又趋于保守,自然就太落伍了。

阎锡山买了条德国淘汰的步枪子弹生产线,都在国内牛笔哄哄,其实像李远这种到过欧洲的人,中国并不少,但是国家穷困,又没有工业基础,国内军阀混战,民不聊生,哪有时间发展军备。

打仗的时候,大多部队反正就是一枪三子弹,打完再找子弹,至于子弹怎么会打出去,能打多远,没有几个人去想去研究,那还谈什么发展有屁用。

“说说,怎么没有拿到毕业证?不可能是军事不过关吧?”刘振天有些好奇。

“老实说,我德语不行,那老头要让我留在慕尼黑当教官,说不答应不发还护照,也不给毕业证,但后来还是发了毕业证,通知了我,我急于回国,却是偷偷上的船,后来听一起去欧洲的同学说,那老头让外交部带了护照跟毕业证明回国,再后来却没有了下文。”李远也不忌讳。

“德国兵真的那么厉害?”刘振天不大相信。

一百条枪的诱惑可不小,老沈觉得可以答应下来,向李远打了个眼色,然后出了门去,这样的事,他也不好发表意见,并且他在这里,两人说话可能还不方便。

其实老沈开始时对国军非常排斥,又方都是十年生死仇敌,但是执行组织的命令却从来不打折扣,现在是双方合作时期,帮国军练练兵也没什么大不了的。

“李兄弟,你就不要推辞了,我知道你们枪支来得不易,我可以先给你们枪,前几天你们在句容那边打了鬼子一家伙,听说都是拿大刀,兄弟佩服得很,也算是一点点小小的心意。”刘旅长胸有成竹。

“我给你练兵可以,但是你得答应我一个条件!”李远想了想。

“哦,可以啊,慕尼黑少尉同志。”刘振天突然开口转了话题。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

历史军事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