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4章 硬撼(1 / 3)

加入书签

李远跟着游击队正与陕北派来的地方工作人员一起,地上垫着找来的干枯的芦苇叶,各个指导员互相之间都还在泶断的交流,大家都准备等到天黑,看能不能从水路趁夜离开,游击队传来的情报说鬼子一直按兵不动,因为60师在这一线也布置了防守据点,但是人也不多,以鬼子一个中队要打掉这些据点倒没什么问题,却也怕孤军深入被包围,就这样也在建据点,也不撤退,就这样耗着。

东面太湖上却传来了更坏的消息,鬼子增加了两只巡逻艇,一直向南巡逻,差不多去到了南面二十多里,暂时从东面太湖撤离机会不大了。

游击队跟李远派去的向北的尖兵传来消息,向北的芦苇丛中间有横向的河道,很宽,七八米,春天温度低,不能通行。

......

鬼子遇到了河道,但想出了办法,让伪军抬着从老百姓抢来的三只小木船,遇河就坐船,这伙鬼子里有个军曹参军前是个渔民,对这种不能通过的河道,临时想出了这个办法,得到了带队的小队长表扬,小木船并不重,就是渔民打鱼用的小渔船,也就一两百斤,伪军这回正在充当苦力,前边有开路的鬼子,不断换人充当尖兵,用刺刀硬生生的在芦苇荡里开出了一条路来。

地下组织不能直接联系60师,这非常要命,无法准确得知鬼子动向,现在仅仅只能从游击队和地下组织收集到的消息来分析鬼子形势及国军的动向:

国军准备正面接敌,正在增派援军,由于敌情不明,滆湖东南国军驻军暂时没有调动,得防鬼子有其他军事动作。

鬼子这次过来的人数基本摸清楚了,一个中队鬼子带来一个营的伪军共六七百人,在会议地点北面十多公里一线呈东西方向布置防线,建立工事,鬼子一般都是进攻,这回带着伪军跑到60师眼皮底下来防守,非常奇怪。

江南的这一带靠近太湖,河道纵横,交通得靠船只。游击队现在最好的办法其实是隐藏自己,鬼子向南从大路,搜索到这边可能性不大,前边有国军顶着。如果国军向北面进攻,这边就是后方,晚上从水路撤离也没问题。

李远一行14人,跟在其他地方部队一起,已经进入了芦苇丛。

这次李远安排了一个尖兵汇合到宜兴游击队中靠太湖芦苇丛向北搜索侦察。

......

鬼子一个小队长带着伪军从北面进了芦苇荡。

正在调查能不能从这边向南边摸过去,已经钻进芦苇丛里三百多米,四周都是高高的芦苇丛,有老百姓曾经走过的小路,几个鬼子尖兵在不断的向南前进,速度很慢。

.......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

历史军事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