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3章 人生抉择,小阿贵的第二大阴影(1 / 4)

加入书签

洗脸盆里的水早已经变成了纯黑色,于大为也没有嫌弃水脏,双手用力在水盆里揉搓粗大的手指。

不换水是因为换水难,东北虽然不缺水,如今自家都能有口井,但冬天冷,重新换盆水还得倒一些开水掺和着,对于大为来说属实有点浪费。

其实屯子里家家户户在洗手洗脸这件事情上都这么节俭。

早晨的时候大铁锅里先烧半锅水,水开了以后用瓢盛出来两瓢倒在搪瓷的洗脸盆里,再之后从外屋地下的水缸中,又掏出来一舀子凉水放进水盆掺和掺和。

水温可能稍微还有那么一点热,不过已经差不多了。

“我就一直在他手底下干活,后来总感觉吃不饱饭,每天晚上的时候我都会起床去找吃的。”

“还有一次,他们好像是赚了钱,弄了一只羊回来,我第一次吃到羊肉就是在那个时候。”

小阿贵此时正坐在小凳子上,洗干净的双手放在距离炉子不远处取暖,嘴上一直没有停过。

姚金斧跟老纪两个人,将小阿贵拽进屋以后,就守在他旁边,让他可劲儿的讲,讲什么都行,反正嘴上千万别停。

刚开始的时候小阿贵完全不知道说什么,一直到老纪给小阿贵一个讲过去的思路,他这才开始磕磕绊绊的讲起来。

家里的老妈便回到里屋叫孩子们起床,干净的水孩子们先洗,孩子们洗完大人再洗,一家七八口子人都轮完,洗脸盆里的水也就彻底脏了,再倒进脏水桶当中。

这就是东北人这个时代的用水,于大为是早都有些习惯了的,甚至还有些感怀。

其实修车是个脏活、累活,受不了这两点,绝对干不长。

再到后面,小阿贵开始变得跟正常人一样,任何沟通都没了阻碍,只不过说话的时候对于那些个找不准的音会跑调,说出一些冀省的当地方言。

这一点两人完全可以理解,毕竟小阿贵一直是在冀省那边生活,东北话就算再有感染力,也不可能几个月让一个人将记忆中的语调全都换掉。

“看来练得还不错啊。”于大为走到东墙底下,双手放在红漆凳子上的洗脸盆里,挤出一点洗衣膏,开始互相揉搓着双手。

洗衣膏跟洗衣粉差不多,只不过洗衣膏是小袋子的,本地的杂牌子,叫龙门。

整个绥市村里的都喜欢用这个牌子的洗衣粉和洗衣膏,主要还是因为便宜,小袋装的最便宜时候能卖到八毛钱一袋。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

都市言情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