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章 一碗热汤面(合章)(1 / 6)

加入书签

这碗面条不是过水面,是从锅里直接捞出来放到了二大碗里的,没有汤便在东北村里也叫热汤面。

于大为蹲在灶坑旁边,望着热气腾腾的热汤面,一时间有些愣住了。

是二十年,还是三十年了……

他好想自从一个人生活以后,就好像忘记了吃热汤面。

小时候家里穷,为了能多吃一碗面,便拿着小碗跑到老妈身边,先要了一碗热汤面吃着,然后就又能多吃一碗。

于大为忙了一个早上,拍了拍身上的尘雪,又在门口跺了跺脚,这才打开门,掀开帘子走了进去。

一进屋就闻到了一股子肉酱香,抬眼便看见韩静凡围着锅台煮面条子,锅台上面还放着一碗卤子。

东北打卤面!光是看一眼,闻闻味道,于大为口水都要流出来了。

如今二十多岁的这个年纪,正是火力旺消化快的时候,早晨又干了一天活,早饿了。

脱下厚厚的军大衣,于大为主动走到灶坑旁边,将屋子里的苞米杆子(玉米秸)掰断,放进灶坑里。

后来吃着吃着,便习惯了吃打卤面前,先从锅里挑一筷头子的面,放上卤子先来一碗。

可后来一个人的时候,过水也好,不过水也好,好像都是自己吃,当然过水的面不热,不粘更好吃。

他自那以后就再也没吃过没有汤的热汤面。

“咋啦?”韩静凡用笊篱将面全部捞起,放在了水盆里,端到了炕沿上。

“没事,没事,好几天不吃有点想了。”于大为将卤子和面放到了桌子上,又从墙壁上挂着的袋子里拿出一头大蒜。

于大为还小的时候,家家户户烧的都是木头绊子,一整块圆粗的木头一点点劈成一块块,堆在院墙下面,便是冬天烧火做饭的柴火了。

后来山里的树少了,天天有宣传员走街串巷的喊,提倡树枝烧柴,家家户户便围着大树捡树枝,可树枝终归是太少,便有人想到了秸秆。

早在很多年前苞米秆子就成了冬夏烧火的好柴火,每年收秋的时候,家家户户会把苞米该子捆成几百捆,堆成柴火垛,有的放在房后树趟子里(树林),有的放在房前园子中。

像于大为这种,大园子空空旷旷的,便把柴火堆在了最南边的园子角落,大小足足有一个房子那么高。

“面条好了,桌子放上,先吃去吧。”韩静凡将一碗热气腾腾的面条放在了于大为面前。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

都市言情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