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四十一章 神秘莫测的藏头诗(2 / 3)

加入书签

柳静颐终于明白为何那黑市的羊头只让她在北州所辖之地登记。北州恰逢雪灾,百姓流离失所,所辖各郡县都忙碌于安抚百姓,安置流民,重新为流民登记造册,忙碌混乱之际,户房的主事们不会比对新的造册掌印与此前所留掌印是否一致,也不会仔细询问家庭成员情况。新的造册完成后,户房再统计所造册流民来自何处,将名单发给原户籍所属郡县,原郡县户房按照名单,将原有户籍销毁。至此,柳静颐的良籍便再无被质疑的可能。

拿着全新的户贴和路引文书,她不知道该高兴还是该悲哀……高兴的是她有了一个良籍身份,可以置办产业,购置房屋。悲的是,这良籍户籍居然能堂而皇之的流入黑市……成为不法之徒牟利的工具……

她小心翼翼的将户贴和路引文书放入怀中,这是她的后半生,她看的比命都重要。刚要走,突然听到队伍里有人低吟:言不二价仁义全,之无损益也无关,已去浮云无觅处,到行千里不回头。

她好奇,在户房外等着登记造册的流民们排成了长队,天寒地冻,气氛并不美好,却有人有雅兴作诗。她往队伍里张望了一下,发现是一个身着藏青色布衣的书生模样的男子在吟诵,他背着书篓,衣服袖子上沾满油渍,上身还有些灰尘,看起来甚是落魄。想是因为受暴雪影响,才至颠沛流离的。

她一心想着赶紧回到北州府内,未将此事放在心上。拿着路引文书,柳静颐没有停留,马不停蹄的回到北州府内。从北州府到明新县,骑马要一个时辰,她找了一个无人的地方,去掉易容,换回男装,带上面具,回到客栈已是午时。

“哎,还不是那场暴雪,半个月前沈县那边下了一场暴雪,暴雪导致沈县松柘山上发生山体滑坡,山石滚落,埋葬了附近好几个村子,这场暴雪冻死了不少人,沈县大量百姓失了房屋、田产,流离失所,便成群结对的逃离沈县。”伙计叹了口气,继续说道:“北州府刺史下令,让北州所辖的各个郡县,设置粥棚,接纳流民,并给他们登记造册,重新分给他们土地。”

“这才十月,这北州就开始下雪了?”

小二叹声道:“客官不是本地人吧,我们这北州向来苦寒,比其他地方要少一个季节。这冬天来的比其他地方早,雪化的也比其他地方晚。”

原来是这样。送走伙计,柳静颐让紫苏和紫苑陪着用膳。紫苑立在旁边:“姑娘,奴婢是下人,不敢与主子同桌用膳。”

柳静颐一把拉过紫苑:“我这儿没这么多规矩的,更何况你比我们都大,你就把我当成小妹妹吧。”

紫苑已在客栈等候,见柳静颐风尘仆仆的从外面回来,急忙迎上前来:“姑娘,您可回来了,您怎么一个人出去了,可吓死奴婢了。”

柳静颐安抚着:“没事,我只是去了外面几家医馆转了转,看看能不能带一些药去沈县。”

紫苑不解:“为什么带药去沈县?”

紫苑这才小心翼翼的坐下,陪着柳静颐一起用膳。但一顿饭吃的甚是烦闷,相顾无言。柳静颐心中藏着心事,她想赶紧去登记,将那良籍身份落袋为安,但紫苏被派出去了,明日只能自己去找个郡县先把良籍登记了,然后再启程去沈县的松柘山。

她原想着,先去沈县的那个户籍地址探访一番,看样子也省了些力气,还是先将籍契登记。

第二日,她让紫苑去给她买一些御寒的衣物。趁紫苑不在身边,她自己找了个女乞丐,借了她的相貌易了容,到北州府所辖的最近的一个郡县明新县登记。果然明新县也设有流民收容所,她用那份良契在流民收容所登记,拿着流民收容所给予的官凭,去县衙户房办理了正式登记。

因为原户籍就没有田产,所以办理新的户籍时,她告诉户房主事,她要去南方投奔亲戚,不需要给她发放田产,并更名为苏凝鸢。自此这良籍的籍契则变成了一户女苏氏凝鸢,工籍;计家一口;女:凝鸢,年十二;父母皆亡;乾化二十四年由沈县流迁至明新县。

在户房领了全新的户籍文书,留了掌印,办理了路引文书,柳静颐悬着的心终于放了下来,她终于有了一个良籍身份。大宸对于户籍管理非常严格,不管是什么户籍,都要在官府登记造册,并留下掌印。朝廷在每五年统计一次,家中如有生老病死人口,需要在户籍册上进行记录。在户籍册上,户主需要留下掌印,以保证本册户籍确定无误,并防止作假。其他户籍成员则需要单独留下掌印在户房备案,以防有人冒充他人身份,以作比对。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

其他小说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