番外(一)(2 / 2)

加入书签

其实景帝并未打算治其死罪,只是想让其在狱中度过余生,让其无权的儿子承袭爵位,虽无实权,但荣耀俱在,并使其世袭罔替。但这场蹊跷的大火,打破了宸景帝的计划。早在诚毅王狱中自尽,留书信拜托宸景帝厚待其家人时,就预感会出事。

景帝看着那对玉佩,心中感慨万千。无论如何,初阳公主也是自己外甥女,那对双胞胎也得叫自己一声舅公。“把修葺王府的匠人给我带来,我要亲自审问。”景帝怒目圆睁,突然恶狠狠的说道。

“回陛下,匠人知道自己闯了大祸,已经自尽而亡。”高起落颤声回到。“哦,自尽了”,景帝看了一眼高起落,声音没有任何起伏。可景帝嘴角那微微扬起的弧度,落在高起落的眼中,让其格外的心惊胆战。

可景帝并不会得知,这场大火是大宸以后一系列劫难的开端。

淑仪长公主是元帝的义女,明帝和景帝的义妹,当年元帝打江山时,其双亲为救被困的元帝而亡,元帝感念其忠心,收养了二人只有十岁的孤女,待元帝登基之后,封其为淑仪公主,视之为亲生女儿。

元帝登基之初,为了打消元帝的顾虑,保家人平安,定远王开始一心求仙问道,远离朝政。后定远王交回兵权,与淑仪公主一起回到京城定居。当年元帝一同打江山的,除了定远王,还有一位异姓诚毅王。当年诚毅王澹台青云还是将军,不仅仅是元帝的大将军,更是元帝的智囊。

前朝皇帝禧戾帝昏庸无道,每日只沉迷酒色,不理朝政,谁家有漂亮女儿,无关身份,都要纳入后宫,就连臣子们的妻妾也不放过,臣子们苦不堪言,却又敢怒不敢言,百姓们苦不堪言。

彼时还是颍王的宸元帝,远在封地,一直被戾帝压制和忌惮,利用一切机会来打压他。为了保命的元帝奋起反击,在不惑之年起兵造反,在两位将军澹台青云和风行知的劝说下,颍王起兵。五年后,颍王登基,定国号大宸,年号熙元,是为宸元帝。元帝感念二人从龙之功,封二人为异姓王,诚毅王澹台青云镇守北境,定远王风行知镇守南境。

定远王自知开国之臣,定会遭到忌惮,行事低调,并主动求取公主以保命。熙元元年,为了拉拢南镜异姓王定远王,元帝封义女为淑仪公主,并将年仅十五岁的淑仪公主嫁入定远王府,以慰定元帝王护卫南境的忠心。淑仪公主嫁给定远王之后,除了兢兢业业履行作为公主的和亲使命,安定南疆,还是一位贤良淑惠的好妻子,与定远王生下三子。熙元十五年,定远王交回兵权之,携淑仪公主与三子一女回京定居。

但是诚毅王依仗自己有从龙之功,行事狂放,屡屡口出狂言,为元帝不喜,但却又忌惮其手上兵权,不敢轻易动他。熙元二十年,元帝已过花甲时日无多,但诚毅王始终是其心腹大患,临终前一再叮嘱还是太子的明帝一定收回兵权。后太子即位,年号纯韶,是为宸明帝。

纯韶元年,北境边境不稳,伽罗时有来犯。为了安抚军中,明帝施恩于定远王,晋淑仪公主为淑仪恭悫长公主,并让世子回南境坐镇,以告慰军中,即便定远王交回兵权,也被善待,朝廷不会做过河拆桥之事。

同时明帝命诚毅王坐镇,经过三年年艰苦卓绝的斗争,终于使得伽罗退回漠北三千里,自此伽罗远离大宸边境,北境平稳。此战让诚毅王权威大增,在军中出现了只识诚毅王,不识朝廷的现象。

但明帝始终谨记父亲元帝临终遗言,嘱咐明帝切勿强行收权,以免引起反噬。明帝在位励精图治,政治清明,海晏河清,是为不可多得的明君,但天妒英才,纯韶五年,明帝病逝,因无子传位于弟弟鄞王。鄞王登基,定年号乾化,是为宸景帝。乾化十年,景帝将淑仪长公主与定远王之女初阳郡主风灵昀嫁给已过不惑之年的诚毅王做正妃,彼时风灵昀只有12岁。事实上,彼时景帝有两女,皆以及笄,但景帝心疼女儿,不愿她们为人填房,便牺牲了淑仪长公主的女儿。为了加恩淑仪公主,还特意封风灵昀为初阳公主。

婚后第二年风灵昀诞下双生女。乾化十四年,景帝终于找到借口,以指挥不当,导致大军败仗为借口,将诚毅王收入牢狱,并顺势收回兵权。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

其他小说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