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2章 大发雷霆(1 / 3)

加入书签

大唐动用了二十万大军,三大王和能打的名将全都到场,苦战数月才靠着背刺拿下来的晋阳,就这么丢了。

这件事对于大唐来说,很被动。因为晋阳是并州的核心,原本北燕就控制了井陉和上党地区,晋阳在手之后,就更是对河东以及关中地区拥有了战略主动权。

此时,守在河东的是并州刺史、祁国公王翊,这人是李源的外甥,出身太原王氏,其母是李源的亲姐姐。

抛开皇亲国戚的身份,王翊的国公也是一路征战的功绩体现,从大唐一开始创业他就跟着舅舅李源效力,虽然没有惊才绝艳的能力,但因为出身太原王氏,也是自幼修文习武,为人踏实稳重,交给他办的事从来都是能让人放的下心的,相当于一个万金油,能带兵打仗,能牧守一方,能处理后勤转运,是个复合型人才。

李源让他担任并州刺史的同时,还兼任河东太守。

这一战,大唐出动了一万六千人,刘文惠所领前军三千人被全歼,魏王李孝正所领的一万三千人本部被击溃,燕军斩俘万余。

大唐右卫将军刘文惠陷于重围之中,面对劝降不为所动,最终力战而死。其麾下三千人陷入重围之中,战死者两千有余,降者只有数百。

左领军卫将军慕容贺战死,都督常盘、任贵、刘祖殷等数十将校或被俘,或战死。

主帅李孝正在都督许洛仁、司马张固的力战之下,才得以逃出生天,只剩下数百骑逃往河东,因为回晋阳的路已经被堵死了。想要活命只能往河东逃。其实这也并不是北燕心善,没有在河东方向布置伏兵,而是因为这次作战燕军其实兵力上有些短缺的。

几乎是同时,刘玄机带着新皇帝慕容炬,“御驾亲征”,率一万精兵,从井陉直扑晋阳。对的没错,只有一万人。但刘玄机却命人多设金鼓旌旗,让队伍极为庞大,并且军威雄壮。

这其中原因有二,其一河东是非常重要的产盐地,所以这个位置必然是肥差,不论谁坐这个位置上,都得赚的盆满钵满,富得流油。

也就是说这次北燕用以参战的人数,其实不超过三万人。因为这次计划本就是临时发动,为了避免夜长梦多根本就没时间在去调集各路军队参与作战。

而晋阳方面守军,还剩下数千人,留下的主事的人是魏王长史韩必,本就是没什么军略,是个不会打仗的文人,出出主意还行,面对这种北燕大军压境这种情况,根本没有任何的反制之法,就连固守城池他都做不到。

于是本来只要固守,等待援兵就行的韩必跟他的主子一样选了弃城而逃,守军群龙无首,且都是关中人,没有死守的想法,眼看着城外面的燕军气势如虹,兵甲齐备,士气连天,全都心生畏惧陆续南逃。

燕军几乎是兵不血刃的进了晋阳,城中就剩下几百个本地人的出身的辅兵,投降了燕军。

随后刘玄机命傅弘之率军追击,战俘千余人。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

历史军事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