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四十三章 小鱼吃虾米(2 / 3)

加入书签

哪怕郭猛未来或许能以周礼强压各路诸侯,也没法跟狄戎们讲周礼;只能以刀剑一分高下,输者彻底失去对关中的掌控。

哪怕郭猛对关中狄戎进行了重大打击,由于势力最大的犬戎和势力次之的乌氏尚未被打垮,尽管有击败荡社之戎的威风,郭猛在关中地区还只能算玩家之一,并不是实力最强的玩家。

只是虽然暂时还不是最强的玩家,郭猛却不介意欺负欺负更弱的国家,譬如不长眼的芮国。

“请公子看在同属姬姓之国的份上,拉芮国一把。”

郭猛忍不住摸了

然而当“人屠”白起正式将赵括的赵国大军团团围住之后,本应该只是供应粮食的河内居民,却在秦王“皆升民爵一级”的强制下,又将大量壮丁抽去堵截赵军的突围部队,结果便是河内地区人粮两缺,打完长平之战后,紧接着就是数年的饥荒。

过度依赖函谷关以东的产粮区的弱点,在秦国长平之战后两年再度进攻赵国国都邯郸时完全显现——魏国的信陵君成功以魏国和楚国两国主力聚歼了秦国主力后,直接便将河内地区全部夺了回来,秦国几乎一夜之间便丢失了函谷关以东的所有领地,国家领土一下倒退了十几年。

当然事前劝谏秦王不成的白起,却在秦王低声下气请求其出山未果后,仍然多次拒绝秦王的征召,不肯去收拾烂摊子,结果被恼羞成怒的秦王直接赐死——当然这便是另一个故事了。

“若不是白起为秦王所逼死,只怕秦国一统天下将提前三十年以上。”

当然事有巧合,就在长平

之战那一年,赵国邯郸一个孩童呱呱落地,此人便是“日后”的秦始皇嬴政。

话说回来,如果不是函谷关过于险要,恐怕函谷关以西也难免出事;赐死了白起的秦王搞不好便提前成为类似大唐唐玄宗的存在了。

不过反过来说,有着函谷关的屏护,关中平原要抵御来自东边的威胁实在是优势过于明显;有函谷关在手,关中便能安心生产——前提是北面的狄戎也得搞定,秦国最终能下定决心建造郑国渠,除了有函谷关外,更是将义蕖彻底打败,完全掌控了北地,让关中真正成为四塞之地。

“可惜此刻关中并非我有,而是有着众多国家‘共享’此地。”

不光有着一大堆诸侯国,更有无时无刻不在打着关中主意的北地诸戎,这如同悬于头颅的利剑,实在让关中诸国寝食难安。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

其他小说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