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0章 皇帝的梦境(1 / 4)

加入书签

皇帝实在是忍无可忍,干脆怒吼一声朝着大皇子扑了过去。大皇子一个转身闪过,一群武士直接把皇帝按住。

“你们为何背叛朕,朕待诸军将士一向不薄。”皇帝质问道。

……

“这两本书都先放在朕这里吧。朕好好研读一番。”

“太上皇,新皇就要登基了,太上皇还不乖乖写下禅位的诏书,是想要暴毙于此吗?”皇长子旁边一位武将用着轻蔑的语气说道。

第140章皇帝的梦境

北京城皇宫。

御书房内,皇帝兴致勃勃接过《丰臣秀次之死》和《德川幕府》翻阅起来。

“张晓可真是奇才,人家造个流言都是弄个童谣谶语,他居然还写了这么多页纸的书,最重要的是倭国那边还信了。要不是现在边疆紧张,真想让李如松率领大军渡海打过去了,又何必给那个丰臣秀吉封什么王。”

“陛下,蒙古那边袭扰一直未曾断绝,辽东那边应付也还算熟练了。只是这个努尔哈赤异军突起,确实是大大出乎意料。不过现在援朝的大军已经回返京城,大局总算无恙了。”陈矩回答说。

“父皇,你真的对儿臣好吗?儿臣好不容易被诸位大臣所保,才有了这个太子之位。自从儿臣当了太子,父皇你就没有高兴过,觉得儿臣出身卑微,不配继承大位。可惜父皇你还是太优柔寡断,不想立儿臣当太子,偏偏顶不住群臣所请,立了儿臣。父皇你又太过自大,觉得儿臣会乖乖听命,等着你把儿臣的太子给废了。你这么多年不上朝,怕是早就不知道京城军队早就换成儿臣的亲信了。”

就在此时,皇帝猛地睁开眼,才发现自己还好好躺在床上。

“你干了什么?你是要谋反吗?”皇帝惊恐问道。

“陛下,儿臣不敢谋反,是郑皇后伙同儿臣的好弟弟们想要谋反,儿臣已经把他们全部诛杀了。”皇长子一边说着,一边吩咐手下人端着盘子走了上来,第一个盘子上放着的,就是自己爱妃的头颅。后面的几个盘子,皇帝不敢再抬头看,只是觉得第二个盘子的人头特别像自己的三儿子常洵长大后的样子。

“这两本书你仔细看了吧,觉得写的如何?”皇帝问道。

“写的还是相当可以。就是不知道张晓怎么能写得如此仔细,要是不知道,还以为这是真实发生的故事,写的跌宕起伏,细思起来又环环相扣。就比如《德川幕府》这本书里面讲的关原合战,详细列举了参加东军和西军的诸侯,这些诸侯选择阵营的原因都是合情合理的。最后关原合战决战时刻,又是丰臣秀吉的义子小早川秀秋不信任西军首领石田三成,也不信任丰臣家族,临时倒戈。一场关原合战讲下来,可谓是跌宕起伏。难怪在朝鲜的倭人看到了这本书,都无心在朝鲜顽抗,要赶回国了。”

“那这本《丰臣秀次之死》发生的时间是在前面吧,这一本书里面有哪些篇章写的好些?”

“《丰臣秀次之死》这本书虽然后半部分都是幻想出来的内容,但是前半部分把丰臣秀吉创业的历程分析的明明白白,所以前半部分内臣看的比较仔细。至于后半部分,让内臣记得比较深刻的,就是丰臣秀次自杀,他的家眷也都被杀,特别是有一個未过门的侧室,倭国诸侯最上义光女儿驹姬,根本就没有真正嫁给丰臣秀次,人都到了才发现丰臣秀次陷入了谋反案,结果也被当成丰臣秀次的家人一并处死了。按照书里讲的,这个驹姬也是一个大美人。听说《丰臣秀次之死》这本书传到了倭国,丰臣秀次可是吓得直接逃跑了。要是让最上义光看到这本书,怕也是对丰臣秀吉心生怨恨了。”

“哦?这个张晓,编个流言都能编的如此详细?那朕真的要好好看看了。不过这一段故事,真的不是张晓根据刘封和刘禅的故事编的吗?”皇帝听了陈矩的这一番话,也来了兴致。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

其他小说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