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8章 胜利背后的隐患(2 / 2)

加入书签

“陛下,当年隋炀帝率百万之众去打高句丽,搞的天下大乱,就是因为要支援百万大军的难度太大,让全国老百姓都动了起来去运粮运军械,结果民不堪命,王朝断绝。如今我军虽然只有五万,但是所需的粮草军械也是很多的。我军不断胜利,要运送军需的难度就越来越大。”

“倭人本来就是不惜倾家荡产跨海征伐,现在好不容易拿下朝鲜,那肯定是横征暴敛,肆意收刮。我大明天兵是为了彰显天威去的,又在异国他乡,肯定也不好行劫掠之举。而且朝鲜多山,本来产量也不多,如今经历战乱,百姓所剩的粮食肯定也不多。我军接下来的粮饷补给,肯定会越来越难。”

“而且此前小西行长,加藤清正为了争功,孤军深入。所以被击败了。如今倭军放弃了朝鲜北边,主力怕是已经集中在王京一带了,而且倭国离朝鲜又近,按照此前情报,倭国还有十多万的后备部队还在待命。我军军队本来也就是四五万人,其他的援军还在赶路,短时间能到的也就是一两万的兵。真要硬打起来,我军的优势就抵消的差不多了。”张晓一口气分析道。

“那按照你所说,我军现在还不能速胜了?那要是想把倭军一口气推下海,需要多少人?”

“非十万精锐不可,而且还要有水军援助,切断倭军的补给。要不然倭人在海边驻堡而守,我军都不知道要阵亡多少人才能拿下。或者就是耗费银两,选派得力军官,把朝鲜军重新组织起来。朝鲜军队这次全线溃败,能打的部队都被自己友军害死了,现在还剩下的军队基本都是惊弓之鸟,除了几处还在坚守的义军还算是有些战力。要是全靠我军和倭人硬拼,也实在是划算不来。”

“那就把张晓叫过来吧,朕想看看他怎么说的。”皇帝说道。

于是乎,还没来得及收拾课堂的张晓,又被叫来了御书房。

“今日你教给朕的两位皇子教了什么?”

“回禀陛下,微臣今日给两位皇子教了倭国的地理。”

“伱倒是有心了,这份塘报你拿来看一下。怎么样,李如松可是打了一个大大的胜仗。这下倭人破胆,朝鲜之役也准备要告一段落了吧。”皇帝说道。

“那要是如此相持,要到何时才可打完啊?”皇帝已经没有了听到塘报的欣喜,又开始忧愁起来。

“陛下,倭国地寡人多,如今又是倾国远征,只要我军不断出奇兵打击他们的海陆运输,偷袭他们的粮仓,他们十几万人的大军是不能长久坚持下去的。”

不过张晓现在心里也有些发憷,不知道李如松将军如此迅速拿下了平壤,还记不记得自己给的锦囊了。要是李如松又去浪了,结果怎么样真不好说。

张晓拿着塘报认真看了又看,虽然按照职场道理,不应该在老板兴冲冲的时候打断人家兴致,但是这可是关乎多少人的生死,张晓还是决定阐发自己的意见。

“陛下,此时言战争结束,还为时过早啊。”

“哦?为何你如此说。之前我军先锋失利,那确实局势危险。但是如今能取得如此大胜,剩下的仗也该势如破竹了吧。莫非这战果夸大了?”皇帝拿回了塘报,又仔细翻阅了起来。

“陛下,这份战报所写的战果,其实还是写少了,说是斩首两千级,其实倭军战死的人数应该是首级数的数倍,小西行长统辖的所谓倭军第一军团,算是基本被打残了。”

“那既然如此,为何你还说如此大胜之后,我军离班师回朝还远?”皇帝问道。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

其他小说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