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5章 要不要讲莫卧儿帝国(2 / 2)

加入书签

把热心读者回复完,张晓准备接着撰写帖木儿帝国的历史。

帖木儿在东征路上暴毙之后,帖木儿的两个孙子之间争夺王位,不过这两个孙子最后都出局了,继承大位的是帖木儿的四儿子沙哈鲁。沙哈鲁虽然没有帖木儿那么强大的武功,但是还是把国家治理的不错,准确来说,帖木儿带领的就是一个大型武装劫掠军事集团,沙哈鲁才把帖木儿征服的土地慢慢治理成一个正常国家。可惜沙哈鲁死了以后,帖木儿帝国又陷入了内乱,最后还南北分裂,然后被中亚雄主昔班尼全部一起打包灭掉。按理说这时候的帖木儿帝国对明朝也没有什么大影响,没必要写了。

但是帖木儿帝国还是以另一种方式活了过来。帖木儿帝国的亡国之君巴布尔,转战阿富汗,又从阿富汗起兵杀入了印度建立了莫卧儿帝国的霸业。对照现在自己所处的历史时期,现在印度那边正好是莫卧儿帝国的阿克巴大帝在位,这可是一位在历史课本上留名的君主。

按理说讲辽国历史也要算上西辽,把帖木儿帝国讲了不顺便讲讲莫卧儿帝国也不合适,何况巴布尔可是比耶律大石出身正统多了。但这样一弄,要加的内容就太多了。张晓决定还是跟皇帝汇报一下。

“这样子,那我知道了。”张晓拿起了信封慢慢拆开,看起了自己女读者的信。

信中说了对张晓的话很赞赏,可惜自己没有花木兰那样的本事,替父从军。也不像本朝瓦氏夫人那样能征善战率领狼兵,大败倭寇。不过自己还是能写一些文章的。然而自己学识尚浅,不能如班昭那样帮助修撰《汉书》,写出《女诫》这样能够流传后世的作品。不过既然张晓觉得《源氏物语》对于研究倭国有帮助,眼下又无人能翻译,自己愿意试试,自己已经找到了《源氏物语》的原版。既然倭人有入寇朝鲜的可能,那自己翻译这本书,也算是能增加对倭人的了解,对于国家也有一些小帮助,自己愿意先翻译一下前面的几章,但是自己对倭国这个假名实在是看的一知半解,所以想问一下这个假名怎么看。在最后,女读者还问了里面的男主光源氏是不是真有其人,如果方便的话可以给一些历史资料。

张晓也不由得佩服起这位未曾谋面的女子,这《源氏物语》可是近百万字的作品,作品涉及的时间跨度也有几十年,里面提到的人物也有很多,故事情节那也是相当曲折,真的不是那么好翻译的。而且张晓在原时空无聊时候还真看过《源氏物语》的日文版,那一堆假名看的脑瓜都疼。

张晓想了一下,决定马上就提笔回信。

……

“光源氏在倭国历史上并无真人,不过也有原型人物。当时倭人处在所谓的平安时代,天王已大权旁落,政权由当时的外戚大族藤原氏掌握。”

“倭人其实也是用汉字,不过能用汉字的基本都是倭人贵族男子,紫式部所用的文字,都是用的平假名,也就是用汉字的草书部件作为记音符号。紫式部的《源氏物语》都是用平假名所写,字数翻译起来有百万字之巨。青春时光宝贵,不宜浪费在此。”

“如有闲暇时间,古人就有采风民间,了解民间疾苦和喜乐之习俗。然女子不便出门,亦可观察万物,哪怕是庭院中的草木虫鱼亦有可观。诗文亦可写之,不求留文名于后世,但求抒发胸臆。”

……

哗啦啦把信写完,张晓有点后悔当初提这本《源氏物语》了,除了让皇帝觉得自己看的乱七八糟书,还有让翻译的人根本翻译不动以外,根本没有其他用处。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

其他小说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