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章 辽东变局(2 / 3)

加入书签

走进御书房,张晓就感受到了一种不同以往的气氛。记得自己被带来这里的这一天,气氛都没有这么奇怪。

“张晓,你可知朕为何召唤你?”皇帝问道。

“启禀陛下,微臣不知。只是君上有召,微臣就要立马前来。”张晓说道,

“行了行了,客套话今天就先不说了。这本请罪奏章你看一看吧。”皇帝甩了甩手。

“张侍读,这可使不得。陛下好像是因为辽东李成梁总兵那里出了什么大差错,今天上朝完了回宫里发了好大脾气,又跟内阁几个大学士论了好久,又突然说要把张侍读伱叫上来。”高公公把张晓的心意给推了回去,然后一边解释道。

“多谢高公公。”张晓一边回谢,一边脑子飞快转了起来。根据掌握的原时空历史,那应该是李成梁要下台了,可是这个事情怎么也找到自己了,张晓也无奈了。

张晓对于明史还是有些涉猎,特别是明末清初的历史也是多看了一些。李成梁两次出任辽东总兵,第一次下台之后朝廷换了好多任辽东总兵。要是皇帝要自己推荐人选,自己也就只能先从这些人里面找一个相对凑合的了。

继任李成梁的人一列下来还不少:杨绍勋、尤继先、董一元、王保、李如松、李如梅、孙守廉、马林,在李成梁第二次下野之后继任的有杜松、王威、麻贵、张承胤、李如柏等人。

杜松、李如柏、马林肯定不用考虑了,懂的都懂。张承胤也是一开始就被努尔哈赤给灭了,也要排除。

杨绍勋、尤继先历史上接任总兵,没有过多久就下野了。王威历史上也没有什么大的功绩,这三人可以排除。

至于李如松、李如梅,那可是李成梁的亲儿子。不可能父亲刚犯事,儿子就接班了。特别是李如松将军,历史上这个总兵没当多久,可就壮烈牺牲在塞外了,一定要排除。孙守廉也是李成梁旧部,如今威望也远远不足,也要排除。

王保,他在任职蓟镇总兵的时候,戚家军闹饷兵变,被他一通乱杀,有的说法说了杀几百,杀几千,也有说才杀了几十的。总之在他任内搞出了这么大的篓子,他本人没被乱刀砍死算是他命大。治军不严,自毁长城,怎么看怎么都不合格。这位老兄也要排除。

那么,这么多人就剩下了董一元和麻贵了。可是麻贵刚刚官复原任,坐镇宁夏,调不开。那就只能剩下老董了。

有了定计,张晓一下子心里轻松了不少。不过时间过得很快,马车已经到了宫城门口了。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

其他小说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