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一十九章 府州夺权(二)(1 / 3)

加入书签

听到这里,王麟有些不安了,西夏兵远比辽国少,但更jing锐,五万虎翼军突入西夏,是不是有些托大了?“整个西夏军都是这样?”

“那到不是,西夏铁少,自从偷得大宋的炼钢之法和制作火器的方法,这些年拼命打造,也只装备了左厢军八万人,和右厢军八万人,不像咱们大宋,可是有近四十万禁军已装备了火器。()”

“这还少?你可知大宋的花了多大力气?何况大宋jing锐禁军并不全在西部,单看这局部,边军就难以抗衡,难怪那李察哥能够一路打到秦州!”王麟十分恼火。

“元帅,下官再这边查到有不少大宋商人暗地里和西夏交易熟铁这些物品,单河东道一年就流出一万多斤,还有不少宋人出关后便没再回来,估计有些商人为西夏制作火器建立起的通道。不过元帅也不用过于担心,西夏的火炮多为中、小型。”

王麟不由得心中庆幸辽国、西夏发难得早,要是在给他们些时ri,怕是难以收拾,“你一定要查清楚是那些商人!证据确凿的上报刑部法办!要是…,证据不足,但你可肯定的,杀!”

赵标一边看着手里的材料一边道:“自从夏崇宗亲政后,一直在避免和我朝有大的纷争,辽夏联姻后,得到辽国不少帮助,此次大举攻宋,一共动用了近三十万兵马,这几乎是西夏全部的兵马,除部分留守外,所有西夏军司都派出全部兵马,整个重心也朝南移,进攻大宋的西夏军分为左右两军,不过有些怪,这左厢军统帅居然是是右厢卓罗监军仁多保忠,统兵十万,主攻永兴军路,而右军统帅是西夏晋王李察哥,统兵二十万,主攻秦凤路。()..♠”

“那看来是李察哥为主,仁多保忠为辅?”

“应该是这样,在永兴军路大宋有横山防线,多年来是谁也奈何不了谁,不过这二人有些奇怪,李察哥是拼命攻打秦凤路,连克好几州,一直打到秦州,那仁多保忠却只是攻下环州便不动了,在横山一带和边军对峙。”赵标答道。

“仁多保忠只有十万人,他也许是顾虑整个永兴军路的几十万边军,再说他来指挥左厢军,怕也难以号令,既然为辅,只要牵制住大宋边军就行。”王麟解释道。

“元帅,若是一开始倒也说得过去,毕竟横山不是那么好突破的,可李察哥攻入秦凤路后,已经威胁到永兴军路的西部,延安府已经将部分边军调往庆州,我猜测延安府和仁多保忠私下有默契,仁多保忠不攻,延安府也不出兵救秦州!”

赵标看着王麟yin沉的眼神,不由得有些脊背发凉,元帅狠起来也不可小觑。

“知道兴庆府一带的情况么?”

说起消息,赵标又恢复了本se,看了看手里的材料道:“兴庆府一带一直是卫戍军和宿卫军驻防,辅之铁骑和步跋,卫戍军三万人和宿卫军五千人,铁骑一万五千,步跋两万,共计七万。”

五万对七万,不知虎翼军能否打得过,在听闻左厢几个军司的实力后,王麟心里没底了。

这种推测王麟在汴京时就想过,只是延安府的陶节夫到底怎么想的,难道他想投敌?不过眼下不是想这件事的时候,他接着问道:“河东路对面的情形怎样?”

“河东路对面只有西夏的左厢神勇军司,共有三万兵马,反而是永兴军路对面有左厢嘉宁军司、左厢祥佑军司,共有兵马七万,分驻宥州和银州。不过左厢神勇军司可谓西夏左厢第一强军,虽是三万人,却不可小觑,有铁骑五千,步跋两万,全部装备火枪,擒生军四千,泼喜一千,配备火炮五十门。”

王麟听完,倒吸口凉气,怎么西夏火器这么厉害了?难怪仅有三万人的神勇军司就敢防守住河东路这一线,这配备和大宋整编后的禁军不相上下,编制也相当。

“那另外两个军司也是如此?”

赵标点点头:“差不多,不过祥佑军司驻防银州,没有铁骑,但火炮多了两倍,除步跋外,尚有强弩军三千人。”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

历史军事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