帝后暗杀日记 第32节(1 / 5)

加入书签

可这世上的事有时便是这般怪,当你骂东西骂出了境界,骂出了水准,骂出了深度后,世人非但不会怪你,还会夸你骂得好,骂的妙,请你继续骂下去。

那篇赋出来后,官员们明面上虽不敢提,暗地里却也常常对着那赋称好称妙。

只因他们大都觉得杜白骂的定不是像自己这样为民为国鞠躬尽瘁的好官,一定是像他们看不顺眼的同僚那般的贪官污吏。

但有趣的是,那些同僚常常也是这样想的。

都总归觉得骂的不是自己,便都能心安理得地夸那无名赋,再继续心安理得地干那些见不得人的勾当。

做臣子的竟胆敢把一位世子和一位皇子晾在门外,在任何人看来都是一件古怪到极点的事。

但若这人是杜白,便不会有人觉得古怪了。

当崔灵和世子还是七八岁的小屁孩时,京城里传奇故事的主角便是这位杜白。

杜白出生微寒,自幼父母双亡,七岁那年被膝下无子的岳丞相瞧中,给带了回家,当儿子养。

他和岳丞相名义上虽为师生,但实则是父子之情,养育之恩。

事情闹大了,便总有会上达天听的一日。一月后,皇帝陛下终于看到了传闻中的无名赋。皇帝看完那赋后,龙颜不怒反悦道:“榜首之才。”

这话一出,朝廷和民间才敢开始大张旗鼓地吹捧杜白。

皇帝也是一语中的,两年后杜白果真连中三元,成了数百年来最年轻的一位状元。

三年后杜白觉得日子无趣,便化名去考武举,一考又拿了个武状元。

这一来,他便再度刷了前人的记录,成了最年轻的文武状元。

岳丞相也是慧眼识珠,捡到的这个学生争气得很,杜白虽是七岁才开始读书,但很快就远远胜过了同龄人中那些三四岁就启蒙了的孩子。

十五岁那年杜白更因一篇无名赋闻名天下,那篇赋无论文采还是架构,都让人不得不拍案叫绝,大呼神作。

唯一美中不足的便是那内容实在太不和谐。

在那篇无名赋里杜白将朝廷骂了个狗血淋头,从皇帝到小吏无一不被他讽刺了个遍。

原本这等大逆不道之作就算火了,也给杜白带不来什么好处,反会招惹杀身之祸。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

历史军事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