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四节 关于五行的猜想(上)(1 / 2)

加入书签

“那么为什么要有五行呢?因为四象之力冲突太明显,相克易但是相生难,仅靠阴阳调和,一不小心就是当年不周山的结局。如果我们将不周山视为一个类似托瑞尔混沌海似的地方来看的话,巫在古代本就是指能以舞降神的人,那么所谓祖巫其实就是神祗,类似你这种真神。所以所谓不周山之战其实就是原始元素神的战争,结果一下子差点将洪荒位面给毁了,然后才有了女娲补天一说。这不正说明元素冲突的厉害吗?厉害到世界没有自救之道。”

“再看女娲,都说女娲是创世神,但别忘了她是人类的创世神,龙汉初劫、巫妖大战之时还不知道她在哪儿玩泥巴呢?至于化身万物,不过是后人美化罢了,那是盘古的事儿,与她无干。所以,假设五行是她弄出来的,那么就能很好地解释为什么远古神话中的万千大神大都悄无声息,唯有她成为了六大天道圣人之一了。不是因为她创造了人,而是因为她补了天,准确来说是以更加相生相克生生不息的五行之法逐步取代了四象,让世界变得更稳固的功绩。”

昆吾,小洞天。虽然说神祗可以加大神力投入从而快速扩张半位面,但是快速扩张意味着根基会不稳,意味着会有很多脱离神掌握的事物出现,因此除非实在是不堪使用,一般没谁愿意去费力不讨好地拔苗助长。

许皓的昆吾也是一如既往的小,再说这里本来就不是神国,作为庇护所,太大就意味着被发现的几率更大,所以许皓也没打算大规模扩张它。

神国是神用来安置祈并者的世界,由于神国属性需要与神完美契合,所以一般来说都需要神的真身在此,否则将付出更多得多的力量来抵御外来因素的侵蚀,毕竟能够同化力量的是神格而非神力。

自从知道诸神之间面和心不合之后,许皓的真身就再也没有踏入神国一步了,一般都是靠分身或化身在里面维持大局,哪怕需要耗费更多的神力,反正没什么太大追求的他只要不是入不敷出也不着急。

所以他的本体一直呆在昆吾玩游戏,做个幸福的宅男!

直到王东知道他在神国发现了五行力量,才急吼吼地打破了网瘾少年的沉迷,让他晋升为研究人员,还是很大的一课题。

“道德经知道吧!它里面可是没有五行之说的,唯一与五行沾边的是‘五色令人目盲;五音令人耳聋;五味令人口爽’了,至于是不是就难说了。”

“我查了一下历史,五行之说最早诞生于《尚书》的《甘誓》与《洪范》中,这说明什么,说五行之说在此之前并不广为流传,那时候的真理是四象之说,也就是地水风火之论,这才是正统。当然不是说五行之力就不存在,后世修者大都选择修五行之力,说明它应该是一直存在的,只不过没能发现罢了。”

“再看远古神话传说中的火神祝融,水神共工,风神飞廉,土神后土,听说过金神吗?后世到有流传‘木神曰勾芒,火神曰祝融,土神曰后土,金神曰蓐收,水神曰玄冥’的说法,但是却是宋朝之后为了完善五行之说才被后人强加的,神话传说中可没有。可见五行之论却非一开始就有的,甚至远古仙神们应该都不知道,要不然怎么会没有只言片语出现?”

“那么五行从何而来,最早的相关神话就是五色石了。正巧上次你那悲惨世界用了类似五色石的力量补天,然后有了金之力,那么我就有了一个猜想:五行一开始是没有的,组成世界的正常能量是四象,或者说有四象就可以了。”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

其他小说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