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二十八章:进军九州(中)(2 / 3)

加入书签

七月下旬初,蜂屋赖隆在领内努力搜集了一千五百足轻,和秀景率领的津岛备、蟹江备、三重备、淡路备、井伊赤备、得居水军、来岛水军等汇合,一同跨海攻入曰向国。他们在臼杵郡五之濑川和大濑川出海口登陆,沿五之濑川向西侵攻,很快就到达土持家的縣城(松尾城)。

这一家曾经是岛津家的曰向国守护代,后来岛津家受今川了俊讨伐,和伊东家一同背离了岛津家,并相互争夺曰向守护之职。结果这一争就是上百年,直到被伊东家彻底压制,失去了读力地位。当代家主土持亲成继承家业后,主动向北部丰后的大友家降服,并迎娶了大友家重臣佐伯惟教之妹,才渐渐从伊东家读力出来。到了耳川之战时,土持家作为臣属,也同大友家、伊东家一起出阵(和历史稍有不同),可是等到大友家战败,土持亲成又忙不迭的投向了最初的旧主岛津家,从而保住了地位,替岛津家镇守曰向国北部。

在我方近万人精锐军势的攻击下,土持家没能坚持多久。才过了四天,没等岛津家有所反应,松尾城已经宣告陷落。然后,蜂屋赖隆一边修缮城防,一面以织田家曰向国守护的名义,向周边的豪族发布了岛津讨伐令。

得到这个消息,我立刻开始在四国分批征召军势,于八月上旬将第一批的万余人送往曰向国。他们的大将,是南伊予的蒲生宣秀,身负的任务有两个,一是协助蜂屋赖隆守备松尾城,震慑曰向豪族,二是在五之濑川和大濑川交汇处修建城池和港口,方便大军登陆九州和驻扎曰向。

等到两人离开,在一旁司礼的秀景奇怪的问道:“兄长这是何意?农忙时节,他家或许不便,本家却有现成的八千常备精锐,还可以出动数千水军,正是扬长击短的大好时机。之前的好些时候,不正是这样取得优势的吗?这次为什么要放弃呢?”

“也不能算是放弃吧,”我笑着说道,“出兵是自然要出兵的,但是却不是以本家的名义……这一次,我准备让中伊予的赖隆殿下为主将,率本家的常备和水军出阵曰向国。”

“这是为何?”秀景更加奇怪了。

“如果是我出阵,那么就代表着织田家的立场,势必要先去大友家,正式确定大友家对织田家的臣从关系。可是,作为现任九州探题,大友家进入织田家后,地位不会逊于我,很可能会凭着地主之利掌握主导权,”我向秀景解释,“到时候,攻略方案自然会向有利于大友家的立场倾斜,而这不是我希望的事情。”

“所以兄长让蜂屋赖隆殿下出兵,先在曰向国取得一个支点,然后就率大军进入,令大友家不得不前来曰向国迁就兄长?”秀景明白了,“这样反客为主,确实是妙招……可是,‘主’在哪里呢?曰向国同样也不是兄长的管辖范围啊!”

“攻下来的话,自然是我的了,”我笑了笑,“大殿有命,将曰向国赐予赖隆殿下,听从我的指挥……而且,在大友家那里,不是还有伊东义佑父子吗?他们如果够聪明,看到赖隆殿下攻入曰向国,肯定会前去投效,等到平定曰向国,虽然不能像以前那样担任一国守护,但是取回本家的惣领绝对没问题。”

“原来是这么回事,”秀景明白了,“兄长妙算!”

“恩,”我点了点头,自家兄弟,不用客气的,“你现在就去中伊予高松城,传令赖隆殿下前来商议。之后出阵曰向国,就由你担任他的奉行,负责实际的指挥。毕竟,本家的军势和军制,赖隆殿下恐怕掌握不来……之后赖隆转封曰向国,中伊予十万石就交给你。”

“是,”秀景严肃的平伏下去,“臣下必不会让主公失望!”

于是,秀景的伊予吉良家,就这样立下家名了。正式入封之后,将和土佐吉良家、伊贺仁木家一样,成为吉良宗家最有力的支撑。在香美郡的香宗我部家旧臣,自然会前来伊予,成为伊予吉良家的家臣,其中的笔头家老,将是阿蔚的长子中山田秀政,而我准备向秀景建议,让他以养子的身份继承香宗我部家。除此以外,我还将得居水军、来岛水军划入秀景的名下,让他们随同秀景攻略曰向国,秀景的妹夫浅野长政,也被我从讃岐宇多津城调来,担任秀景的与力。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

历史军事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