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1章 众人献宝(1 / 3)

加入书签

也就是说,此举若是真心为民,却也不错,谷正算是做了一件好事。当然,若是窝藏祸心,从中谋利,倒不失为一个好策略。

宝策、宝匠好说,毕竟无法收入囊中,可宝物不同,一个处理不好,带来的不仅仅是名声的不好,还是贪赃枉法的证据。

好在谷正早就明白这一弊端,采取了一系列防人口舌的措施,把自己处于众睽睽之下,使人找不到他不法的证据。

比如,一件宝物出现,若是值得推广的技艺之作,定然在全县推广,这种情况不存在贪墨之事。若是奇异之物、珍惜之品,他会让人记录下来,当众宣布处理方案,然后编码造牌,注明来历典故,或放于凤鸣园、或置于陈列馆、或供奉永宁寺,供大家参观、欣赏或观瞻。这样,他就避开了嫌疑。

组织一次宴会献宝,还不仅仅是收拢三宝那么简单,还要进行评宝的环节,就是让众人对现场的宝进行评价,从而选出最好的一、二、三名,分别奖百两银、五十两银和三十两银。特别是第一名,还会获得谷正的亲笔题辞。

大宋工程师

笔趣阁 【 】,无弹窗,更新快,免费阅读

<script language="javascript">showmn5();</script></div>

<div align="center"><script src="/Ads/txttop.js"></script></div>

<div class="adread"><script>show_read();</script></div>

如果没有李奇坤的事先提醒,听到谷安的这句话,高峰绝对认定谷知县这是在明目张胆的索要贿赂了。不过,事先得到提醒,他已知并非如此。

所谓献宝,并不是呈送上金银财宝,而是谷正上任后,为沟通官民渠道、挖掘本县奇人异物而设置的一项特殊举措。

献宝只是一种说法,实则是征求治县方略,寻觅奇珍异物,发掘潜在人力,用谷正的话说就是为民请命、罗取三宝,三宝即为宝策、宝物、宝匠。

收罗三宝是谷正治县、用人、建馆的措施。高手在民间,宝物亦在民间,通过这种宴会献取的方式,发动全县名流要人的积极性,由他们出面汇集,比官府直接出面要省心和高效得多。

试问,谁不想在大众场合压他人一头,显现自己;谁不想青史留名,在县志上浓墨重彩的写上一笔;谁不想万民景仰,受尽百般奉承,因此,此举定然会让众人拼尽全力、拿出看家本领来,宝也会越来越有价值。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

历史军事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