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九章 等级(2 / 4)

加入书签

“辛老可有良策?”李跃怀疑京县流民攻打自己,很可能就是出自他的鼓动。

“可设三等民制,尽其力,察其心,观其心,一等为子民,二等为庶民,三等为僮民。”辛粲摇头晃脑,干瘦的身形,花白的头发,太像一个狗头军师。

“有何区别?”

“子民者,为将军之嫡系、本部,可从军从政,读书习武,田赋收其七成,庶民者,为主动投效将军之人,可以从军征战,但不可为将为官,田赋收其八成,僮民者,为俘虏、山贼、水贼、流贼之众,这些人龙蛇混杂,贸然吸纳,恐有祸患。”辛粲年纪大,但口齿伶俐。

这些话的确道出了黑云山如今的弊病。

山多,刁民也多,人也比较剽悍。

魏山的一千“步骑”被拒之门外,无功而返。

前后十五天,收到各县、各坞堡“犒赏”的牲畜四百多头,多为驴、骡,不过比起从山贼水匪手中缴获的东西,就显得异常小气了。

一共弄来五百五十多头驴骡,五十七匹马,三千多石粮食,四千多口人。

这让黑云山的“骑兵”扩张至六百骑。

就像当初的赵广一样,吸纳了这么多人,但真正服从他命令的又有几人?

而且这套等级制度并非他首创。

早在石勒时期,便有“国人”制度,内迁羌氐匈奴鲜卑乌桓“六夷”为爪牙,而汉民处在“国人”“六夷”之下,成为被压迫被掠夺的对象……

还有破刀锈矛烂甲一千多件,李跃让铁匠全都回炉重铸,弄成骨朵和狼牙棒。

山上的人口激增至一万七千余众。

而且大部分都是青壮,老弱在恶劣的生存环境中被淘汰了。

“新来之人不可全为将军子民,不然黑云山旧众心生不满,人心涣散。”辛粲主动建议道。

人越老,越洞悉人性,肚子里的坏水也越多。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

历史军事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