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八十八章 医者和父母心(1 / 3)

加入书签

这种事情属于已经发生过的,并没有人能做什么诸如录像之类的记录来说明问题,双方也不能因此就做出简单的谁错谁对的判断。

这一用就用出了毛病,老太太很惊讶地发现了一个“常识”:原来,这克贝芬完全就可以替代施克得来使用的。

两者的价格差了十倍都不止,老太太的儿子确实是公费医疗,但是,他单位只给报销百分之八十的医药费。

一里一外,这帐很好算,她儿子每用一支施克得,自己所需要支出的部分,足够自费买将近三支克贝芬了。

这个场面,就不是老太太所能驾驭的了,她的老伴出马了,质问医院:你们为什么不一开始就使用克贝芬?

医院的回答很正式:你们没有提出这样的要求,考虑到患者住院时病情比较危急,我们就自作主张,给他用上效果最好的药了,这样也有错么?

唐素素说的克贝芬针剂,二十多元一支,而患者目前在使用的“施克得”,是三百多一支,病人已经脱离了危险期,目前用克贝芬针剂巩固治疗是绰绰有余的。\\WwW。QΒ⑸.com

事实上,就算在危险期内,采用克贝芬针剂也是完全可以的,不过这属于技术问题,就不探讨了。

至于那特效药施克得为什么要到指定药店去买,学问可就更大了,这药在首京并不常见,使用该药的医院和有货的药店并不多。

老人听到护士这么说,自然要找值班医生去问个究竟:是不是用克贝芬就可以?

这里毕竟是一家正规医院,医生的道德感还残存了些许,当然,也可能他认为,患者家属已经知道了些什么。

你们侵害了我们的知情权!老头怒不可遏:我家又没有医生,怎么知道施克得这特效药居然还有代用品?

随着双方的僵持不下,老头在病历中发现了更多的疑点:这个医院,通过假造治疗和护理费用,变相地敛财。

比如说:按道理,患者入院时,因为病情紧张,每天需要吸氧三次,每次半小时,但这吸氧的次数在入院后第三天,就变为两次了,最近更只是一天一次。

没有必要吸那么多氧,那就少吸,这原本也无所谓,但病历上,还是记录着一天三次!

诸如其他吸痰、量血压之类的普通护理,也多多少少地存在着一些虚报。

总之,值班医生绝对不会说克贝芬是完全无用的,他并不想承担那个责任,他只能在疗效上强调一下二者的区别,虽然,这二者基本上不存在什么区别。

接下来,事情的发展就很遗憾了,这里,是患者单位指定的医院之一,而患者在医院外面的药店采购的话,药费不好处理,所以,老太太硬着头皮买了一针克贝芬。

反正她的儿子已经脱离了危险,副作用大点,就副作用大点好了,都是普通人家,能省的钱还是省点吧。

还好,用药之后,她儿子的病情很稳定,非常稳定,于是老太太尝试着又买了两针,中国的老百姓,从来不缺乏那种与生俱来的小聪明。

白天坐诊的专家想把药换回来,但老太太不干:我这里还多买了两针,你总得让我用完吧?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

都市言情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