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05 第 305 章 实在不行死后啃老和(1 / 3)

加入书签

“如此甚好。“刘非跟着兄弟去后院试验臂弩的威力。只见被刘非戏作儿童玩具的臂弩在按下靠近肘关节的机关后立刻弹至汉弩的七成大小,终于有点武器的样子。

“彩!!”原本对臂弩的威力不报希望的刘非眼睛一亮,凑到准备安装弩夹的刘瑞身边拨弄臂弩,试图将其恢复原状。

“怎么,现在不是小儿玩具啦!”刘瑞也不急着展示臂弩的威力,而是手把手地教导兄长如何将其恢复原状:“如若不想用左手去拨弄展开的机关,也可以做这个姿势顶下机关。”

刘瑞比了个“加油”的动作,收起的臂弩又再次弹开。

“善,大善。”刘非的状态和初次看到变形金刚的三岁小孩没啥两样,脑子里除了“好酷!”便只剩下来京后的购物……啊不!是问礼清单。

“稚儿可没这么好的玩具,更不可能拿它抵御匈奴骑兵。”如果兵器也有等级,那么这种私人定制的精巧臂弩即便不算兵器里“爱马仕”,也能够到古驰的位子。

最重要的是……

“就算匈奴拿到这个,他们也无法将其复制出来。”汉朝的武器禁令防得不止有叛乱的藩王,更有爱捡装备的匈奴。

是的,你没听错,匈奴人与汉人打仗时特别爱捡汉人的装备。这倒不是因为匈奴的冶炼技术不及汉人,相反,因为有西域的输血,匈奴人的冶炼技术非常不错,给后世留下相当多的工艺品。之所以要捡漏汉人的装备,还是因为匈奴缺铁。

非常非常缺铁。

这时就有人问了,后世的蒙古坐拥二十万吨铁矿。以匈奴的版图,直接去挖北部的铁矿不就好了,何至于去汉人的边境疯狂捡漏。

可问题是蒙古……亦或说是匈奴的铁矿多为难以提炼开采的贫铁矿。更重要的是,匈奴的输血包——西域虽然矿产丰富,可是他们不缺金矿,不缺铅矿,偏偏就缺锻造武器的铁矿。

同样缺铁的还有中东。

所以除了阿拉伯数字外,印度人对阿拉伯的最大贡献就是乌兹钢刀,然后通过埃及远征与十字军东征获得一个闻名世界的称号——大马士革钢刀。

“上面的零件只要拆掉一个就难以复原,而配套的箭夹也是设了不能强开的自毁机关,防止匈奴捡去复刻这种武器。”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

历史军事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