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落魄大师(3 / 4)

加入书签

“葬者,乘生气也。气乘风则散,界水则止。古人聚之使不散,行之使有止,故谓之风水。……这是《葬书》。”秦学兵现在还是北大考古专业三年级学生,自然不会陌生风水学祖师爷郭璞的《葬书》,本书是第一本给风水做出定义的巨著。

不过并非玉料做成的,且像现代工艺品,价格不会很高,秦学兵便心安理得地收下:“谢谢东哥,我很喜欢这支小玩意。”

“有什么好谢的,你经常帮我掌眼,我可没说过一声谢。”于小东笑着把秦学兵送出去,这两年因为秦学兵帮忙,可让他多赚了不少钱。

“好东西,用来清理指甲缝就不错。”秦学兵很满意这件工艺品,用来清理指甲缝,既实用又显得有品位。

可令他没想到的是,玉笔鼻尖跟针尖一样锋利,稍一用力就刺破皮肤,让他忍不住想要嚎叫,十指连心啊。

但他想叫却叫不出来,甚至连嘴巴都张不开,别提有多难受。

秦学兵摇了摇头,说道:“玉佩虽然是玉料,雕工也像汉代风格,但也只是像而已,另外沁色却有问题,浮于表面,不够深入,没有历史的厚重感,显然是现代仿品。”

停顿了一会,秦学兵又道:“不过东哥的运气还算不错,虽然是现代仿品,但也算得上高仿了,你看这包浆,层层积淀,光泽柔和,充满了旧气,要是忽悠得好,真能卖出一个高价。”

“那就好,那就好。”

于小东一脸喜气,像他们这种小贩,主要就是针对外行,完全可以把高仿当做真品卖出:“不过学兵,你知道这些包浆是怎么生成的吗?我这些年也收了不少仿品,可没一件有这么好的包浆。”

“方法多得是,不过我可看不出是用那种方法的。”秦学兵可不敢断言,当今古玩市场鱼龙混杂,造假手段层出不穷,只会让消费者瞠目结舌,难以判断。

更令他惊骇的是,脑中突然出现一幅画面,一位仙风道骨的老者手持玉笔凌空书写,笔走龙蛇:“大哉乾元,万物资始,乃统天。云行雨施,品物流形。大明始终,六位时成,时乘六龙以御天。乾道变化,各正姓命,保合大和,乃利贞……”

一个个文字闪现,就像烙铁一样烙印在秦学兵脑中,令其能够牢牢记住,甚至一字不差地背出来:“这是群经之首,大道之源的《易经》。”对此他并不陌生,家里就保留着一本,他和老爷子都经常翻阅。

“天清地宁,河图秉灵,焚香一柱,十方肃清,发鼓三通,万神咸听……这是《灵棋经》。”秦学兵记得老爷子玩过这种占卜方式,以四枚刻着“上”字,四枚刻着“中”字,四枚刻着“下”字,共十二枚棋子进行占卜。

据传,《灵棋经》是黄石公所创,传与张良,最后被东方朔掌握,才发扬光大,是我国占卜术的一大标志。因为在其出现之前,古代占卜多用龟壳、蓍草等自然灵物,而《灵棋经》则采用人造灵物,多用紫檀、梓木、枣木等原料制造棋子。

“奇门、六壬、太乙、推背图……竟然覆盖了所有与预测有关的书籍,还包括各种奇术。”秦学兵愈发感到不可思议,这些书籍中甚至还包括很多失传的,譬如《鬼谷子》第十三、十四卷。

尤其是最近流行的方法更令人难以置信,造假者竟然在耕牛屁股上隔开口子,塞入做好的仿古玉再缝上,利用耕牛耕作时的不断摩擦和体热迅速产生包浆。

据说,用这种方法产生包浆的速度,一年等于盘玩一千年,甚至一些古玉藏家都会用这种方法令古玉迅速生成包浆,减少盘玩的时间,毕竟古玉刚出土时也没有包浆,且色泽灰暗,其价值比盘玩过的古玉低很多。

“管它怎么生成包浆的,能卖出好价钱就行。”

于小东也不在意这些,又从桌上拿出一支细小的玉笔递给秦学兵:“这玩意不知道用什么材料做成的,不过做工很精细,你看下,要是喜欢就拿去。”

秦学兵拿过来看了一会,做工确实很精细,如同缩小版的毛笔,长不到五厘,比牙签稍粗一些,还用隶书刻着五个小字:一笔一惊天。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

都市言情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