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章 小鸡长毛(2 / 3)

加入书签

但作为“海碰子”来说,在海底世界里那可不行,那是真正的全凭一口气。

就凭这口气,一个“猛子”扎下去。就凭这口气,在海底潜行寻找“猎物”。就凭这口气,在水下劳作。就凭这口气,从海底返回海面。

也就是说,这口气不仅关“海碰子”在海下能获取多少想要的东西,更为重要的是它关乎生命。

可这口气虽然如此重要,能运用得如何却因人而异。由于各人体质不同,能耐有别,憋气得长短也不一样。

像他在盛年的时候,一头扎下去,总是最后一个才上来,时间大概能五分钟,大家对他的评价是可以在海底“睡觉”。自然,他收获海底物品,也远较他人更多。

这孩子除了睡觉以外,一天到晚总是忙忙叨叨地在忙活。像拾柴、做饭、烧水这些杂事儿,不但都一个人给包圆了,每天还都能打到几只飞鸟,给大伙儿凭空添上一道肉菜。

并且这孩子还极有眼色,用他们的京城话说,那叫“有眼力价儿”。

每天,只要当他们几个人从海里爬到岸上,“小百子”准保已经把篝火点上了,开水煮好了。然后这孩子自己就乖乖地坐在篝火旁,象个小猫小狗似的看着他们烤火。

弄得像他这样生来就不爱笑的人,也只有对这孩子亲昵地微笑,打心里感到一种温暖。

总之,带这孩子来碰海,简直就象带着个勤快的亲儿子。每一样活计,这小子都会干得头头是道,井井有条,干什么都会伺候得你舒舒服服。

而他之所以能做到这一点,除了体格好的原因以外,有一个很重要的诀窍,就是他能比较精密地控制自己的气量。

比如下潜的这段行程,他规定自己只能用三分之一的气量,这是严格计算好的。必须得保证有三分之二的气量在水下工作,才能有条不紊、按顺序地做着应当做的事情,再及时返到水面上。

否则,一是扎不深,或刚扎下去,干不了活,就得立马上来。

此外,他还有一个很管用的运气技巧,那就是一开始用肚子向外鼓动,随着时间过去再逐渐收缩,这样也能暂时缓解一下气竭,延长一下时间。

不过,别看这个诀窍和这个技巧说起来都似乎很容易,可真要做起来却不是一般的难。因为这两招儿都与人的意志分不开,必须是最舍得遭罪的人才能学得会、做得到。

最后还不得不说,洪衍武和陈力泉这两个京城来的小子,学“碰海”也真是个样儿。

他们这两个才刚出壳的小鸡,在强劲的海风和凶猛的海浪折腾下,居然没几天,就长出些羽毛来。

第一,让他没想到的,就是他们对他教的东西领悟、掌握得极快。

像“原地踩水”、“双腿游泳”、“扎猛子”这些一般人尚且不容易做到的动作和技巧,他们轻松过关就不说了,关键是在下潜后一口气的运用上,他们也出色得简直超乎了他的想象。这可是决定一个“海碰子”能力高低的重中之重。

应该说,就自然的生活状态而言,人在地面时,往往对一口气的重要性体会并不深刻,因为呼吸、喘气那是非常自然的事情,不用别人教,也不用有意憋着、省着、等着。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

都市言情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