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百三十五章 接班人(2 / 6)

加入书签

毕竟,现在南方还有敌人,而且中枢系统的人事更迭需要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

国家是一个巨大的运转机器,不可能停摆调整,必须要在保证运转的同时,进行调整,逐步走上正轨。

所以说,要彻底的废除征辟,对于现在的刘俭来说,还有些为时过早。

在刘俭的心中,至少还要等到天下彻底一统,自己完全腾出手来细化汉境内的官职,整顿内务。

不过对于刘俭来说,现在朝廷之中的三公已经被他废除,而其他的要职正在随着科举制度的兴起而逐步被替代,但是科举所产生的这些人才,他们背后依旧是有家族存在的。

刘俭知道,在现在这个时间段,提携这些被荀家人举荐的人才,对国家的发展确实有好处,但随着时间的推移,就不一定了。

东汉王朝的历史,不就是这样吗?

士族家族的成员进入朝堂为官,一开始都是为了国家的发展而奉献,但是随着一代又一代的传承,個人家族的势力便如同滚雪球一般的越滚越大,最终形成了足矣与国家抗衡,并有着颠覆国家能力的巨大势力团体。

其实,自打刘俭将科举制度开始在大汉推行以后,这种风险已经小了许多,至少科举制度的兴起,是可以防止地方家族利用察举制度,来垄断大汉朝的晋升渠道的。

但这不代表,科举可以切断大汉朝各大家族的纽带关系。

而随着刘俭科举制度的兴起,这些家族也会在用手段来扩大他们的权力和影响,甚至有可能在将来刘俭死去的那一天,他们还会想办法让刘俭的科举成为空谈,迫使历史进步。

不过针对这一点,刘俭也已经开始想办法化解了。

印刷,造纸,各级学堂的普及,是摧毁这些大型的士族在大汉朝拉帮结伙的最好的手段!

最大的问题,还是在征辟制度上。

刘俭现在将科举推入朝廷,但是察举制度中的征辟,目前在大汉朝之中还是存在的。

可以说,现在是科举与察举制度并存的一个时期。

因为刚刚设立科举制度还没有几年,首先是制度不尽完善,在一个,依照大汉朝如今的郡县官位来看,科举制度所产生的官员,只能满足于一定的位置,但是很多岗位是科举制度的学子不屑于干,同时也是无法兼任的,所以很多官署中的吏还是要靠官员在地方通过征辟来进行充实基层的官署府邸。

刘俭也思考过将征辟彻底的慢慢取消,但是眼下这个状况还不行。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

玄幻奇幻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