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1章 卢门弟子(2 / 3)

加入书签

可惜卢植的思想仍偏古文经学,作为1个思想家是没问题,但作为1个思想基础,就差了不少。

因此曹昂不得不试图用思想影响卢植。

“老师,我们学经,到底是为了什么?”

“明先王之道以道之。”

“先王之道又是何道!”

马学是以古文经学为主的学问。

有古文经学,便有今文经学。今文经是指汉初由老儒背诵,口耳相传的经文与解释,由弟子用当时的隶书(今文)记录下来的经典。而古文经主要是鲁壁藏书和孔子后人的献书。

两汉经学,先以今文经学为盛,董仲舒就是代表。至汉末之后,经过两汉朝廷的拉偏架,今文经学渐衰,而古文经学则兴盛起来。

2者之根本不同,是政治主张不同。

今文经学认为6经皆孔子所作,视孔子为托古改制的“素王”;注重阐发经文的“微言大义”,主张通经致用;以董仲舒、何休等为代表,最重《春秋公羊传》。而古文经学崇奉周公,视孔子为“述而不作,信而好古”的先师;偏重训诂,与现实政治问题联系较弱;以刘歆、贾逵等为代表,最重《周礼》。

“礼之用,和为贵,先王之道,斯为美。”

“那礼之用,和为贵,天下就能大同吗?”

卢植有些沉默了。

卢植不是1个老腐儒,他很清楚社会存在的问题,同时也认真思考过怎么解决这些问题,所以他才没法简单地搪塞学生。

对于曹昂来说,无论是今文还是古文,他并不在意。

但经学作为官学,本身便是政治斗争的延伸,是国家政策制定的根本,所以不能掌握经学的话语权,就是当了皇帝,制定国家政策之时,也缺少正确性。

其实曹昂更喜欢今文经学,喜欢通经致用,把经学只是当作1种手段,培养的都是文政兼通的人才。但今文经学也有问题,就是喜好谶纬之学,把神神鬼鬼的和政治联系起来。虽然强调了天子的神圣性,但又将儒学拉入神学的轨道。

至于古文经学,太过于好古,又喜欢穷究章句,曹昂严重怀疑,教出来的人会不会是书呆子。

曹昂有卢植这个1个老师,自然希望卢植能和他有共同的政治思想。等到自己上位之后,便能将其堂而皇之地成为官方指导思想。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

历史军事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