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25章 与君一别(2 / 3)

加入书签

不想,郑家人自己说出的路子,缪瑞云倒反对起来,言道那丫头不比方家的月生姑娘脾气温厚乖顺,且对当今这门江山社稷看着颇爱出力,倘使用了有些突兀的作派,只怕惹毛了她。

郑朗当即便黑了脸,愠怒于缪瑞云的言辞,显然是断了他郑家与殿下结亲之路。

朱乾珬生出的心思,则不是恼火,而是警惕。

姑母似乎,对这郑姑娘,有了回护之心、舐犊之情。

今日,朱乾珬向缪瑞云问起郑海珠近况,缪瑞云只含混地说无甚异样,应是在崇明看顾棉田、张罗募兵。

朱乾珬在马车里所预备的白瓷缸里净了手,亲自剥了一颗枇杷,递给缪瑞云:“姑母,我喜欢江南的枇杷,没有闽海粤地的荔枝那样甜腻。”

举手投足间尽显孝顺的晚辈,心中却掠过几缕阴云。

姑母分明就是借一个末流文官之口,在表达对他放跑佟喜玉的不满。

真是滑稽,莫非姑母给那篡位者的后人当了几十年差,也长出了几瓣效忠的心思来?

还是与郑家那个在抚顺之战里捞过军工的妇人处久了,也变得莫名其妙地恨起女真人来?

但朱乾珬此番留在松江的哨探,分明禀报说,郑海珠回到松江顾府住了一阵,又上了运河往北的船。

这些情形,作为顾府长辈、郑女忘年交的缪瑞云会不知道?

朱乾珬暗自认定,姑母开始向他隐瞒郑海珠的一些行踪。怎么?竟是怕他会如江湖下三滥那般行事么?

朱乾珬咂摸着,多半因为后头那个原因。

他清楚地记得,自己此番带着传国玉玺,暗中来到大陆后,与几位重臣商议江山大事时,宁德郑朗说过,其实不必大费周章地去试探郑海珠的立场,左右这孩子是行商之人,眼下拉起队伍了,更要铆足了劲头四处弄钱,不妨待她南来出海之际,让郑益或者刘香的军船,偷偷截了她的船,将她送到爪哇附近的王宫,殿下纳她为妃即可。

女子成了殿下看重宠爱的内命妇,她定会与殿下齐心协力,光复祖业,对得起她先祖郑洽的辅弼之志。

朱乾珬其实早有此意。他虽只是听过郑家这个小孙女的名字,未见过其人,但莫说长得不如那妍丽出尘的王月生,便是长得钟无艳般丑陋,也无妨成为朱家妃嫔。反正看中的也不是品貌,而是她手里已然有些规模的火器厂,她占下并开始募兵的东海门户崇明岛,以及她与台湾宣抚颜思齐的交情。

只是,朱乾珬囿于人君的身份,总要座下臣子来开口提议才是。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

其他小说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