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一十章 职场关系论(2 / 4)

加入书签

当然,在内心深处,他还有一个办法没有说出来。

宁愿少赚,也不赚最后一分钱。

他当了这么久的基金经理,也深刻的体会到,小资金和大资金的玩法是完全不同的。

资金量大到一定程度,已经脱离了技术的范畴。

就像那些所谓的民间股神,一旦操作大资金就会出现很大的问题。

因为大资金的建仓,很难在短时间内完成,需要严格控制交易量占单个股票日交易量的比例,尽量不影响到股票的价格。

“好吧,听你的,你觉得股市这种行情,还能走多远?”陈杰微微点头,又问道。

零六年股市行情火爆,他重仓押宝房地产板块。

随着地产公司一份份亮眼的业绩公布,房企的股票陆续走出了翻倍行情,而他管理的混合基金规模,也毫无悬念的突破了5000亿,比资产管理规模排名第二的华夏基金,还要高出八倍!

而截止12月底,沪深两市的总市值,也才8.94万亿。

从另一个角度来说,陈杰现在已经不单单是在管理一支普通的基金,而是在帮全民理财。

获利出局的时候也一样。

如果直接暴力清仓,不仅会引起股价暴跌,还会导致收益率降低,影响到板块、市场的整体情绪。

因此,研究策略的时候,规模是一个非常重要的考量因素,需要计算好建仓和平仓的时间。

“你的是混合基金,如果行情实在太差,可以把部分资金转到债券市场,这样也不算空仓。”

陈伟东提出了一个建议。

有接近八百万户的投资者,认购了他的这支基金。

如果他对持仓的股票进行大规模抛售,股市极有可能引发系统性风险,直接把牛市的火焰浇灭也不是不可能。

陈伟东想了想,现在才一月份:“半年,最多再有半年,你就要陆续撤出了,行情疯狂的时候会加速上涨,这个时候就是最佳的减仓时机。”

“道理我都懂,可是,公募基金不能空仓,证监会规定最少要维持65%的仓位。”陈杰掐灭烟头,有些郁闷的说道。

散户可以盲目看多市场,但作为市场的主导,机构随时都要有风险意识。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

都市言情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