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1章 传说起源(1 / 3)

加入书签

大规模出行的车队引得周围的游客一阵好奇,他们纷纷出言询问周围的村民。这究竟是怎么回事?

被询问道的村民都会用一种自豪的语气向这些好奇的游客介绍他们所了解的一些情况,言语之中的骄傲让来自于城市的游客自愧不如。

其实,也难怪银杏村的村民以及萧家的族人能够在城里人面前挺起胸膛,毕竟这一年以来银杏村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据不完全统计。在过去的一年中。银杏村的总收入超过了1000万,相当于每位村民的人均收入达到10万rmb。刨除各种成本以及损耗。银杏村的村民人均纯收入不少于5万块,这对于以往人均收入不足五千元的银杏村来说,变化不可谓不大。

进入09年的下半年,大量游客的涌入让村民客栈基本上都处于爆满的状态。用日进斗金来形容银杏村的村民一点都不为过。

早上九点,萧涛、萧强和萧大志三人准时出现在镜湖酒店的大厅,迎接各家餐厅代表,前往萧家农场的水产养殖基地参观。(平南文学网)

因为心里挂着事,秦伟国、司马良等人压根就没有心思好好品尝镜湖酒店别具特色的美味早餐,草草吃过几口之后就到了酒店大堂。

这几个月以来的经营状况表明,萧家农场的顶级食材对于餐厅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如今萧家农场的大闸蟹上市,如何能不让这些餐厅代表紧张呢?

尤其是来自海州的餐厅,更是对于此次银杏村之行充满了期待。

海州是最重要的大闸蟹消费市场,每年来自于阳澄湖数以千万计的大闸蟹涌入海州,在每年农历九月、十月期间席卷全城。在这个时候,也是各家餐厅手段齐出,争夺客源的最佳时期。

现在,银杏村的村民购买电视、电脑、洗衣机、冰箱等大宗电器已经不会引起其他村民的关注,基本上每天都会有村民往家里搬新电器。滇西县城的一家电器商行窥得商机,在镜湖酒店的裙楼开设了一个营业门店,直接帮助村民把电器送货上门,倒也是省得村民还要到县城去买货。

除了购买新家电之外,村民们翻修房子、装修客栈。一切都为了把银杏村建设成为最佳的旅游度假目的地。

现在不少心思活泛的村民甚至还买起了小汽车,除了自家使用之外,偶尔还能接送客栈的贵宾,一举两得。

以往。银杏村的村民顶多能够混个温饱,若是家里有人念高中、大圩,仰或是有人生了大病,经济困难甚至出现返贫的状况也是常见的事情,何曾有人想过能买得起私家车?

抛开其他的客观因素,大闸蟹的品质成为了吸引顾客的最重要指标,因此各家餐厅的主厨和采购主管每年都要绞尽脑汁,为自家餐厅购入高品质的大闸蟹。

虽说滇西北地区并不是大闸蟹的传统产区,但是鉴于萧家农场在食材品质上一贯以来所表现的高水准,众人也不敢轻视。

因此,来自于80家餐厅的主厨、采购主管和海州、滇南的美食评论家、媒体人员将近一百人整整齐齐地在酒店大堂等待萧家农场高层的到来。

萧涛一行走进大堂,看到这一阵仗也是被吓了一跳,他们也没有想到各家餐厅代表竟然是如此急迫。(平南文学网)

没有太多废话,萧涛转身带着各方代表搭乘早已经在酒店门口待命的电动汽车,十几辆车子组成的车队浩浩荡荡地朝着萧家农场的方向前进。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

都市言情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