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三十六章如何分田(第四更)(1 / 4)

加入书签

贺今朝仔细回忆上课的时候,听老师说陕北的南泥湾开荒,红薯土豆一起上,亩产还不到一百斤。

现在这个时期,旱地产出会更少。

“旱地大多每亩产出多少?”

“2斗起,最高不超过6斗,大部分都在2-4斗之间。”

一石是十斗。

原大明从七品照磨丘之陶、举人吉珪、县衙礼房杨玉休,三人在贺今朝的介绍下,相互认识。

分田的事情非同小可,可是作为全场唯一当过官的丘之陶而言,起义军内部称呼颇为混乱,以前主公盘子小,倒是无所谓。

可现在盘子大了,就得走向正规化,这才是急需改变的。

但贺今朝此时还沉浸在分田当中的事情,丘之陶觉得还是等此事了,再详谈这个编制的事情。

纵然是缓称王,这个编制也不能不制定一二。

良田产十斗,旱地只能产五分之一。

贺今朝已经想到了很低,但没想到会这么低。

比较后世亩产500斤往上,还是各种方面的差距。

“是脱粒还是带皮的?”

“杨玉休你是本地人,对于这些土地的产出想必是有了解的,你先说说。”

听到贺今朝率先点名,杨玉休再次行礼道:

“好叫主公知晓,在河曲一个壮丁耕田三十五亩,每亩收麦大概在一石往上,夏麦秋粟合起来便是每亩两石。”

一亩产粮大概在一百二十斤左右,也是种两茬轮种。

这只是西北河曲等地的估算,并不包含南方的水稻。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

历史军事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