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二章 我有一杆大枪(3 / 5)

加入书签

王诩随意瞥了一眼,是形意拳最基础的三体式,即使是那个最小的孩子,至少也有三年以上的功力了。而功力最精深的那人,看起来也不过十五六岁,所扎的“马步桩”一起一伏之间,让人感觉好像是在纵马奔腾,身体里面似乎多出了一只马来。

悬壶堂的严老,身材在一米七上下,不高不矮,精瘦却又不逼人,脸方圆,皮肤色泽好像灵芝一样光润黑红,没有一点老人斑,两只眼睛好像启明星,炯炯有神,闪闪发亮,头发花白,胡子有三四寸长,梳得一丝不芶。

看上去颇有些古代的大儒学者雍容的气度,其中还带有一丝道家的飘飘出尘。

不知道的人还以为他只五十来岁,其实已经人生七十古来稀了。

在王诩面前,他不卑不亢,听闻来意,研究了一下白骨矛尖,一口答应下来。

古代制枪,极为讲究,那都是先种下整株的小树苗,随时修剪,不准有分叉,也不准有树疤,等十几年成长起来后,再制成杆子,用艾草熏通树的脉络,使其更加有弹性韧力,最后才装上枪头。

这样制作出来的兵器,配合好马,在战阵中冲杀,真是杀百人如剪草。

王诩拿着白骨枪矛,思考着如何制成一柄好枪。

至于抖大枪的经验,他感觉可以先将金光咒等一等,这新到手的二十来分钟顿悟经验值,可以先点在近战技能上。

战力的提升,不是就看技能的强弱。

要为王诩制作一柄大枪。

一柄好枪,在于枪尖和枪杆。

枪尖是现成的,一点不容更改。

而枪杆,不过是按着枪尖的属性挑选罢了。

严老抖了一辈子的枪,也制了一辈子的枪,他珍藏的枪杆都挑选了一遍,选中一柄合适的白蜡杆子。

现阶段,金光咒要想达到实战的程度,几十分钟的顿悟,一点作用都没有。

但这二十分钟用在枪法上,获得的提升将是巨大的。

小王道长知道自己没有制枪的技能。

思来想去,好像华人区悬壶堂的严老善于抖大枪。

作为华人区唯二的百年老店,悬壶堂是个三进的四合院类型的建筑,前面是个中药铺子,中间院子是个武馆道场,好几个十来岁的少年正在站桩。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

玄幻奇幻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