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22章 心直爽快谢华琨(1 / 5)

加入书签

上个世纪六十年代初的这段陈年往事,我在《风雨人生路》第四卷中,都已经有了详尽生动记述。在家乡所发生的许多故事,我就不再去多说了。

反正,读者们,只要翻看我所写作的《风雨人生路》第四卷,你会从中知道的……

有诗叹曰:

返乡务农五月余,隐姓埋名无人知;

支书一席关怀话,千载难逢好机遇。

心直爽快谢华琨

1961年1月初的一天。我收到父亲一封短信要我马上来到凤中。

第二天一早,吃了四伯媄给我煮的早餐,就独自沿着那条来回多次的山间小路,不到半天就来到凤中学校。

原来,父亲急着写信要我来凤中目的,是朱光富支书的意见。他是要我暂时在学生食堂当个临时炊事员。计划以后让我上初中俄语课。

他知道,我在博中系统全面学了三年俄语,总要比那些“先学再回来教”的初学者强多了。

那时候,我下厨房做炊事员的工作,曾经遇到和接触过各种各样不同的事和人。其中,厨房的工友谢华琨,也就是人们常常所称呼的“亚谢八”,他是给我印象尤其深刻和难忘的一个……

他的个子并不高,甚至还有点驼背。在平时,他对于自已在穿着上,并不大讲究,常常总喜欢剪个大番装的头发。

他待人热忱和诚恳,不喜欢在人前背后对人说三道四和评头品足。但是,他也是一个地地道道的老实巴交,直爽勤快,没有私心的农村人。再加上,他出身贫苦,又读过几年小学,懂得些文墨。

要知道,当年正是国家“三年困难时期”,为了减轻国家的经济困难,采取大量压缩和下放非农业人口到农村参加农业生产。因此,谁要想离开农村到城镇,简直比登天还难。

因此,这样千载难逢的好机会,怎能白白放弃呢?于是,我就断然地答应朱支书的要求,愿意到食堂做个炊事员。尽管,当“火猫”对我这个高中生来说,是不大光彩的工作。

1960年高考落榜后,正逢“全党动员,全民动手,大办农业,大办粮食”运动的浪潮中,我就自愿到农村参加光荣的农业劳动。

起初,我只是来到离家很近的凤山青年农业技术站参加劳动。几个月后,农技站解散无去处,我不得不到离家很远的六槽林场去继续劳动。

1961年7月,我思前想后和从长远考虑,就独断独行地主动回到老家____东平良荔石湖坡,在汝云大嫂家落户。就这样,一直干了将近半年之久。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

都市言情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