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87章 第114章七六中考扬天下(1 / 3)

加入书签

你可要知道,在“文革”动乱的十年中,我们这些在思想和心灵上,曾经遭受到严重伤害和长期以来,受压抑的知识分子,一时之间,从邓小平同志的讲话中,他们似乎已经看到了自己的光辉前程和无限希望,看见到了自己大有施展才华和能力的大好机会。

“在建国后的17年时间,我国教育战线同科研战线一样,主导方面还是一根红线。并且,我国的广大知识分子,他们中的绝大多数,都是自觉自愿地为社会主义服务的,他们是劳动者。”

记得,到1977年9月19日,邓小平同志在同教育部的主要负责人的谈话中,又再次明确地指出:

“对于‘四人帮’,在1971年所炮制关于教育工作的‘两个估计’,是不符合实际的。怎么能够把几百万、上千万的知识分子,一棍子打死呢?难道,我们现在的人才,大部分还不是17年培养出来的吗……”

同时,邓小平同志还反复地一再强调,我们一定要“尊重知识,尊重人才。要创造条件,调动科学和教育工作者的积极性”。并且,他还第一次明确地提出,一定要改革现行的高等学校招生制度等问题。

大家要知道,祸国殃民的“四人帮”,他们曾经在1971年,就炮制和强制推行的“两个估计”,是极其错误的,是别有用心的。

七六中考扬天下

在那风云变幻莫测的1976年,只是才不过短短的几个月时间里,我们国家不论在政治战线、思想战线、文化战线、还是在意识形态等战线上,已经取得了决定性的空前的伟大胜利。

一方面,我们已经彻底粉碎了万恶的“四人帮”反党集团阴谋篡党夺权的企图;另一方面,我们又为在天安门的“‘四五’事件”中,受迫害的干部和群众进行了彻底平反。

这样一来,使到在动乱十年的“文革”运动中,遭受到残酷迫害的邓小平同志和不少老同志,彻底恢复了名誉,获得了新生和解放,并且,能够重新站出来工作。

与此同时,在全国上下,不论是从城市,到广大农村;不论是从机关学校,到工厂矿山;不论是从东南沿海内地,到遥远的边疆草原;不论是在各行各业,到各条战线上。

在新的大好形势下,我们一定要彻底地推翻和深入地批判“两个估计”的流毒,才能从根本上,激发和调动广大知识分子的工作积极性和创造性;才能让他们全身心地轻松上阵,投身到教育和科研的事业上。要充分信任和最大限度地发挥他们自身的全部的光和热。

万恶的“四人帮”一贯认为,“文化大革命”前的17年,教育战线是资产阶级专了无产阶级的政;同时,诬蔑知识分子的大多数的世界观,基本上是资产阶级的,是资产阶级知识分子。

因此,“四人帮”所炮制的这个极其错误的“两个估计”,其实质,就是极其荒谬绝伦和完全靠不住的。

我们一定要来一个彻底的180度的大转弯。要切实地落实好邓小平同志,有关于“尊重知识,尊重人才;要创造条件,调动科学和教育工作者的积极性。”的重要指示。要在教育战线和科研战线上,开辟一个全新的大好局面。

当时,我们从报纸杂志和广播宣传中,知道了邓小平同志的这些令人深受鼓舞的讲话时,瞬息之间,心潮澎湃,欢喜若狂,奔走相告的那种无比激动的心情,我们几乎久久都难于平静下来。

顿时之间,全国各地已经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巨大变化。这一切,都是大家所有目共睹的。

就是各行各业和各条战线,他们在清算和批判“四人帮”在动乱的“文革”十年中,所犯下的反革命的滔天罪行;同时,广大群众在彻底批判十年“文革”期间,与“四人帮”执行的极“左”路线斗争中,也取得了阶段性的初步胜利。

尤其是,就在这些巨大的变化中,给我们留下了最为深刻印象的,就是在教育战线和科研战线上,开展的“拨乱反正”,所带来了许多让人们感到无比兴奋和高兴,且又激动人心的大好消息。

记得,1977年的8月上旬,党中央在北京召开了一次具有历史意义的科学和教育工作座谈会。

此时,已经站出来工作的邓小平同志,就是在这次座谈会上,立场坚定,旗帜鲜明,铿锵有力地,给于我们长期以来,深受“四人帮”残酷迫害的广大知识分子,曾经这样明确地指出: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

都市言情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