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三章在凤中食堂的那些岁月里(七)(8)(1 / 2)

加入书签

最后,才于上个世纪的七十年代初期,当上一个民办教师才走上了教育战线;又在改革开放的八十年代,又荣幸地站在了县重点高中的讲坛上,当了个人称“食粉笔灰”的“教师匠”,就这样,一直干到001年退休。

因此,当年在一些人的心目当中,都认为我是一个所谓有点“传奇式”的人物了。其实,我的人生经历也和我那些同时代的所有人一样,平平常常……

你可要知道,他们认为我所谓的“传奇”,其实不外乎就是:

其一,一个早在1960年就已经高中毕了业,居然能够在已经相隔二十年后的1980年,还能够大胆走上县办的重点高中,执教起高考补习班和应届毕业班高考主科的数学这门学科的教学。

并且,在整个教学过程当中,又还能够深受到学校领导的高度信任与赏识,学生的普遍欢迎和尊敬。

第七十三章在凤中食堂的那些岁月里(七)(8)

(8)首创业余初中班

有诗叹曰:

首创业余初中班,领导亲临来举办;

白天上班晚上课,锻炼机会那能闲。

其二,就是在我的一生当中,工、农、学、教等行业都在其中品尝过。并且,还能够做到“干一行,爱一行,专一行”。

同时,在所干的任何一个行业当中,不但安心且能胜任,并且能够干出一些令人觉得不俗的成绩。就这本身来说,便在人们的心目当中,就已经认为是极为不简单的了。

其三,不论是在那个以“阶级斗争为纲”的年代,还是在改革开放的小平时期,我都能够做到“与时俱进”,适应时代,求得生存,还能有所发展。

但是,在这里我得要加以特别说明的,并不是我一生全都是那样一凡风顺。特别是在那个以“阶级斗争为纲”的年代,我也曾经遭遇到挫折和失落。甚至也曾经和一些人一样,曾经走到了完全看不到任何前途与出路的那种境地……

高中毕业教高中

一直到现在我还能清楚地记得,就是在上个世纪的八十年代初期,也正是在我初次进到博中的第三个年头。

有一天下午,我从教室回到住处的时候,广州军区曾经有过一个记者来到我的住房,对我进行过一次长时间的面对面的采访。并且,还再一次声称,他是由县教育局的领导推荐介绍前来对我进行采访的……

他这次要对我进行采访的目的,是想把我自学成才的事迹,在报纸刊物上进行广泛的大力宣传。你可要知道,因为当时人们都普遍地认为,我是那个年代全县当中,一个公认且罕见的自学成才的先进典型。

的确一点也不错,就是在我的前半生当中,曾经在1960年、1968年经历过两次上山下乡长达六年多的艰苦磨炼;曾经历过在凤山初中学生食堂八年长的平凡且又是人们认为是“低下”的炊事工作。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

都市言情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