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一章在凤中食堂的那些岁月里(五)(8)(1 / 2)

加入书签

经过这次对《红岩》的听讲座之后,在凤山初中的师生员工当中,便又空前地掀起了一股阅读革命题材小说的学习新浪潮。

你可要知道,对于那个时期的文学小说,在我们当中的每个人都基本上看过其中的一部以上。甚至有不少的人,还能说出当年所普遍地流行的一句行话便叫做,“三红一创,山青保林”。

第七十一章在凤中食堂的那些岁月里(五)(8)

红色小说深人心

就是在最近的一些时候,我又怀着十分崇敬和一种怀旧的心情,再次重新进行读完了《红岩》这本红色经典的长篇小说。但是,总是令我感觉到,比在几十年前所听宣讲和自己阅读的时候,显得更加倍感亲切和在心灵上仍然是深深地受所震撼……《红岩》为我们塑造了一组革命英雄的群体形象。这些不同年龄、不同性别、不同经历、不同性格的党员和革命者,经过作者的精心刻画,几乎全都活灵活现地以各自的形貌出现在我们的面前。江姐是作者着力刻画的一个主要人物,她对党忠贞,对敌斗争顽强不屈,在危急关头从容镇定,对革命同志血肉情深。在赴华蓥山途中,她看到城墙上悬挂着丈夫的头颅,虽然悲痛欲绝,但为了不暴露自己身份,仍旧镇定自若地去与双枪老太婆进行会面。在是在就义之前,她仍然平静地与战友们一一进行告别,亲吻“监狱之花”,梳理好头发,换上整洁的蓝旗袍,平整好衣服的皱痕,而后从容走向刑场……许云峰又是作者着力刻画的另一个主要人物形象。他经验丰富、胆识过人、沉着机智、顾全大局。在沙坪书店发现敌情后,他果断布置撤退转移;为掩护市委书记李敬原安全脱身,他主动出击把敌人的注意力引向自己;面对敌人的审讯,他巧妙地把徐鹏飞引入错误的判断,从而保护了组织和同志。此外,齐晓轩、成岗、华子良等人,作者虽着墨不多,但却给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红岩》在对于反面人物的刻画上也很有特点,作者没有采用漫画化的手法,简单地把敌人丑化一通。而是用高度的艺术概括,写出他们的反动本质和性格特征。

结构宏伟而严谨,错综复杂而有条不紊,也是《红岩》又一个最为显著的艺术特色。

小说描写了三条线索上纷繁复杂的社会生活,但却能做到理丝有绪,章法井然。作者采用了类似于古代长篇小说《水浒传》的结构手法,以一些主要人物的活动为中心,牵引出不同的斗争线索。

如,以许云峰等的活动牵引出地下斗争的线索,以江姐等的活动牵引出武装斗争的线索,以成岗等的活动牵引出工人运动的线索,以成瑶等的活动牵引出学生运动的线索,以甫志高的叛变使众多人物齐聚狱中,牵引出狱中斗争的线索等等。

又以《挺进报》的斗争将这些纷纭繁复的斗争串联起来,构成一个统一的整体。所有的斗争,又都是围绕粉碎敌人挽救覆灭的阴谋、迎接重庆解放这一共同目标展开的,表现出了作者在艺术构思上的独特匠心。

“晨星闪闪,迎接黎明。林间,群鸟争鸣,天将破晓。东方的地平线上,渐渐透出一派红光,闪烁在碧绿的嘉陵江。湛蓝的天空,万里无云,绚丽的朝霞,放射出万道光芒。”上面这一段景物的描述,正好就是在《红岩》这部长篇小说当中,关于新中国成立前的一个黎明的景物方面的生动刻画的描写。这一片生机勃勃的景象,就正是象征着无数革命先烈者用鲜血和生命换来的。血染红岩,才有今天的幸福生活。我们更应该珍惜现在的幸福生活,永远不忘那些伟大的革命者,要将他们永远铭记在我们的心中。

对于这些为新中国的诞生而抛头颅,洒热血的可敬可佩的烈士们,国民党反动派只能给他们肉体上的折磨,却动摇不了他们在精神上的丝毫,反而更加使到他们的斗争精神越来越丰富起来!

我衷心地感谢《红岩》和它的作者,它曾为我一生树立了榜样,它使我对人生价值有了崭新的理解,它促使我成为了一个真正的人,甚至是一个信仰坚强的人!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

都市言情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