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四章首次返乡务农记(上)(3)(1 / 2)

加入书签

随后,母亲还不忘记,将她亲手在这几天以来,把父亲穿旧了的两套缝补好了的衣服,一起塞进到我准备拿回去的行李袋中,并还叮嘱了我几句:

从此,伊妹便与同窗一年的玉林工专的同学分别,只好回到博白高中,插入到当时己经是高二年级的46班进行就读了。

摄于1961年于玉林工专(右一为伊妹)

在那个时候,县内的各间中学也得同样去执行中央关于“调整、巩固、充实、提高”的八字方针。多数都是以学生“超龄”为理由。因此,下放了不少去年才考进初中的部分学生,动员他们回乡参加农业生产。

凤山初中学校当中,当年也一样是由于因为这个原因,从而合并和撤销了刚招进来的几个班级当中的两个班级。

依依不舍难分离

第六十四章首次返乡务农记(上)()

(47)六一秋末故乡返

有诗叹曰:

六一秋末故乡返,离别家人回村间;

归途再探亲姑去,缺食少穿度难关。

此时,按照我当时的大胆决定,便选择了一个没有太阳的阴天,一大早就吃了外婆给我做好了的早饭,拿了一些随身所带的简单的行李,就准备告别家人,徒步回到阔别已经九年之久的家乡去。

我还清楚地记得,当时我除了带上10多斤我刚卖给粮管所的口粮谷,得的一些广西粮票和钱款,还有父亲在临行之前,特地给我的5元的零花钱。除此之外,其它什么东西也都没有了。

将要临行之前,在我的印象当中,父亲曾经对我语重心长地说过这样的一句话。不知他是支持呢,还是对我祝愿的话:

“亚飞呀,这次你自动要求回到家乡务农去,也好让你能够亲身地好好尝试一下,回家耕田种地的滋味也好……”。

就在他刚刚说完了后,便马上得要离开家里,走到内操场上早操去了。

那是已经是到了上个世纪的1961年7月份的下旬了,正是在临近各级各类型学校快将要开学的时候,伊妹就是在前些日子里,才刚刚接到了学校的通知,学生必须一律要提前返校。

直至后来我才知道,原来是她所在读的玉林工专,就即将要停办下马了。

去年,玉林工专学校所有招收进来的初中毕业学生,原则上可以回到原来所在县的高中去,插入到高二年级继续就读。但是,所招收的高中毕业生,就只能回到原藉去暂时务农了……

当年,所有被停办的大专院校当中,在玉林地区来说,除了玉林工专,还有玉林农专。而在这些学校当中,原来都是在跃进的1958年才成立不久的,前后才不过三年的时间。

但是,由于当时国家正面临“三年困难时期”,为了贯彻执行中央关于对国民经济实行“调整、巩固、充实、提高”的八字方针,而只能够被迫进行调整下马和停办了。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

都市言情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