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二章高一年级纪事〔上〕(18)(1 / 2)

加入书签

此时,正好就是陈铭枢在主政广东。他本来是可以在那里去求得个一官半职,并以此能求得享受那种人们普遍所响往的养尊处优的生活。

可是,他却偏偏不羡慕于这种权势,毅然地决定返回家乡,到博中任教。从而为家乡培育出桃李满天下,从而实现自己的雄心壮志。

我还听人说过,他在青年时代所撰写的不少诗歌,就已经名传白州。他为人一生,刚直不阿,不慕虚荣,不求功名,不巴结权贵。真正不愧是一个高风亮节,深得众望的好师长。

就在解放前,他也曾经当过博白县的参议员。但在不少的场合之下,就敢于严词去评击当时的政界的弊端与当局的腐败。却从不与反动权势进行同流合污。他真不愧是一个具有伟大的鲁迅先生那种“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的硬骨头精神的叛逆者。

就是在我们刚刚开始学习高一年级的语文当中,这两节古代《诗经》课里,便就知道了秦桂祥老师其古文功底之如此地深厚。

第五十二章高一年级纪事〔上〕(18)

(187)仪表发形活鲁迅

有诗赞曰:

高风亮节有骨气,横眉冷对千夫指;

仪表发形活鲁迅,严肃幽默又风趣。

又从在课堂上的教态,以及不时以自嘲的话语,进行活跃课堂气氛的那种独特的教学方法,便就可以不难想象得到,他的确是一位十分平易近人、风趣幽默、受人尊敬的一位好师长。

就在从后来连续担任我高一、高二年级两年的语文课程中,我便清楚地知道,他的教学是异常热心负责。平时,经常勤下班对学生进行耐心辅导。并且,说话幽默风趣,能够与学生打成一片,深深地受同学们的欢迎。

特别值得一提的是,古典文学原本就是中华文化之瑰宝。但是,在解放初期,由于受到“五四”新文化运动的影响。于是,使到有些人便产生了误解,而在语文学习和教学方面,轻视了古文方面的学习。

自从1956年开始,在新编的中学语文教材的编写上,放进了份量很重的古文方面的学习内容。特别是,在“文化革命”前,每年所出的高考语文考题当中,必考古文,这也已经成为了一种规律。

从此以后,就在中学语文的教学中,便把古文教学安排在应有的重要地位上了。这使得这位精通中国古文的老教师,在内心上从都未有过的兴奋和高兴。

你可要知道,我曾经听人不止一次地说过,常常会有这样的一件事儿,就是有些老师在他所上的课程当中,常常总是会有不少的学生,竟然会公开地伏在教室的课桌子上,呼噜呼噜地也欣能够在大庭广众之中,居然能够昏昏入睡,或者无心去聆听老师正在进行的讲课,有的甚至还在玩弄起自己的东西来。

而究其原因,大多数可能还是你这个老师的知识功底,实在是肤浅得不敢恭维吧。

正如,曾经有过一句老话,实在说得好极了:

“‘你要给学生一杯水,自己就得要有一桶水。’尤其是,在讲坛上,那是决不能去充当‘南廓先生’,以此去进行‘滥竽充数’的。”

后来,有一些人曾经对我说过,秦桂祥老师在青年时代,就曾经是在当时一间全国较为有名望的大学——江苏省无锡国语专科学校毕业的。但是,他毕业后的归途中,曾经过广州。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

都市言情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