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七章当年的好师长和好同窗(1)有诗叹曰:(1 / 2)

加入书签

所以,对于当年来说,我们在初中阶段那三年,也算是自从1949年新中国成立以后,直至1978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前,是中国社会最为安定、最为和谐的密月阶段……

在我们十四班的五十多位同学当中,虽然都是来自于不同地区的学校,但是还不到半个学期的短暂时间,便彼此都熟悉起来了。并且,在同学之间,相亲相爱,互相帮助,亲密无间,犹如兄弟姐妹一般。

这些,正如阙素兰同学在《坎坷的求学之路》中所回忆描述一样:

第四十七章当年的好师长和好同窗(1)

有诗叹曰:

初中师生情最浓,相互关爱人感动;

年老著书去抒发,千秋万代来传颂。

(160)同窗三载手足亲

我就是在已经退休的这些休闲的日子里,常常总是会喜欢拿起那本在前年编写的初中毕业五十年聚会纪念册《金色年华》一书进行阅看。就从同学们的回忆所写下的不少文章当中,常常总是会引起我对于五十多年前的许多往事的联想……

你可要知道,就在初中的三年岁月里,可以算得上是在我一生当中,是最为幸福和难忘的一段黄金般的时光。

因为,当时在物质生活条件上,对于我们的家里来说,可以说得上是无忧无虑,并且,又是家正住在学校,真可算得上是有点“饭来张口,衣来伸手”的那种优越的感觉。

在那个时候,由于自已的学习基础又较好,再加上又是本校的教职工子女,因此,往往总是深受学校的领导、和老师们的关爱。同时,在与同学之间的平时相处当中,大家真诚友好,犹如兄弟姐妹一般。

而更为重要的,并且又值得重笔一提的便是,在这初中三年学习的时间里,正好是处在1956年中国共产党第八次全国代表大会召开的前、后三年当中。你可要知道,对于在当时的国内形势来说,正是到处一派大好。社会和谐,政局稳定,心情舒畅。少搞斗争,人心思定,政通人和,百业正兴。工农商学,各条战线,蒸蒸日上,到处都在呈现出欣欣向荣的一派大好局面……正如,在本篇开始的那段文字当中所进行描述的一般:“你可要知道,在上个世纪的五十年代,那是一个弘扬道德的年代,人们生活在理想当中,视物欲为邪恶,以奉献为崇高。人们常常会说,上个世纪的五十年代的社会风气良好清明,路不拾遗,这决非杜撰。虽然,其中也难免有官僚主义,但决无时下的腐败之风。”但是,到了1957年以后,形势才突然逆转。随着整风和反右斗争的突如其来,才渐渐地起了变化:“然而,人们陷于个人崇拜,缺乏独立思考,社会热衷于政治批判,思想处于偏激与亢奋状态。这兴旺道德,高涨的热情,却并没带来经济繁荣,没能避免政治动荡,更没能阻挡住各种可悲的事件接踵而来的发生。”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

都市言情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