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五章合作化中的博中文宣队(2)(1 / 2)

加入书签

口头宣传刚一结束,接下来就该到正式进行今晚的文艺演出了。

首先,第一场的演出是一些当年时兴和流行的歌舞。

你看,当舞台布幕徐徐拉开后,舞蹈演员刚一出场亮相,在观众眼前立即展现出一群经过化装后的那帮女同学,个个显得是那样的美丽、漂亮。令在场的观众全然都有点惊呆起来了。

再看见她们在舞台上,轻盈盈地连续旋转时的优美的舞姿,以及伴随着那富有节奏的悦耳的乐曲声。顿时,使在场所有的观众,都心花怒放起来。像是受到了少女特有的青春活力所感染……

此时,全场那几百双观众的眼睛,全都紧紧盯住那舞台上十多个舞蹈演员的精彩的优美的表演。虽然,有些人表面上像是在全神贯注地在看跳舞。但是,更多的人,是在看跳舞时演员们那优美和苗条的身段……

第三十五章合作化中的博中文宣队()

(14)群众掌声如春雷

我还清楚地记得,凤山,它的确不愧是名不虚传的当年全县农村文化娱乐宣传最为活跃的先进地区。你可要知道,当年凡是在凤山墟镇上有什么文艺宣传演出的话,常常都总是座无虚席,且演出场馆人流往往都是暴满的。

尤其是,在上个世纪的五、六十年代的那个火红的岁月里……

你看,今晚当夜幕才刚刚降临,在凤山初中前面那个临时搭成的舞台下面,早就已经密密麻麻地站满了不少热情前来观看的许多观众了。其中,有不少观众,还是从近十多里路远的龙城、云心、武卫、斗洞、鸡塘、立石、竹围、凤山、双底等地赶路前来的呢!

要知道,当年博中是高初中在一起的一间高完中,不但班级多,女学生也多。再加上在县城见多识广,人在各方面气质,就远要比乡下人要强得多。因此,当时乡村中的观众,用这样的眼光去进行欣赏,那就不足为怪了。

更何况,当年下面农村的文艺剧团,多数也只能演一些让人喜闻乐见的小戏、山歌、顺口溜、快板等之类的通俗易懂的小节目。而能够演出像博中文艺宣传队这样高水平的舞蹈,那就要相对困难得多了。

此时,每当演完了一个节目之后,观众当中便响起一阵阵雷鸣般那久经不息的掌声。要知道,这便是凤山当地观众一个独特地方,也是对博中文艺宣传队的舞蹈节目精彩纷呈表演的一种充分肯定。

接着下来,便是到了演出当晚的压轴戏——大型舞台话剧:《东庄之夜》。

这也许,是因为今天正刚好是凤山墟日,他们白天从张贴的宣传广告中已经知道了。再加上人们的口头传递,就这样一传十,十传百的原因,瞬息之间便使得今晚的这场演出,几乎成为了家喻户晓,人人皆知的消息和传闻了。

就在即将快要演出前,博中文艺宣传队的一位同学,迅速地站立在舞台上,用他手中正拿着的广播筒,以一种极带演讲才能,且又通俗易懂、极富煽动性的凤山地一带的新民话,对前到来观看的观众,进行了十多分钟流畅动听的口头宣传。

顿时,我便看见在场的听众,立即哑雀无声地安静了下来,全然不像有近千人在场观看一样……

此时,我突然感到,观众如此之多,又竟然会有如此好的秩序而感到暗暗地吃惊起来。于是,心里情不自禁便想到:

“是不是这里的群众都是这样认为,他们是上面县里派下来的文艺宣传队。虽然,所宣传的内容,只是有关于当前农业合作化方面的方针政策等这些经常听过的内容,如果要是从凤山本地干部的口中说出来的话,就认为‘本地姜无辣。’,于是,就决然不会有现在这么安静的场面出现的了……”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

都市言情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