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一章当年我喜爱学习《植物学》(2)(1 / 2)

加入书签

我便好奇他走近前一看,原来,他正在用一张小刀子,削好一条蕃茄茎,然后,又割下一株粗大蕃茄的主干……

“啊,他不是正在做两个不同品种的蕃茄嫁接吗?”

我一边看,一边联想到在《植物学》课中,所提到米丘林学说中的“无性杂交”和《中国少年报》登过的博中成功嫁接月光花,使到红薯能够获得大增产的报导的事上。

“区干事,你正在做蕃茄嫁接吗?让我参观参观,学习学习!”

说完,我便一脚跨到菜地上,蹲在他的旁边,细心地观察他所进行的操作。

第二十一章当年我喜爱学习《植物学》()

(9)仿学博中搞嫁接

大概经过了一段时间的学习以后,当《植物学》在讲到米丘林学说那部分教材时,我更感到挺新鲜且有兴趣。

其中课文说到,米丘林学说认为:如果生活条件能满足其遗传性的要求时,遗传性保持不变;如果被迫同化非其遗传性所要求的生活条件时,则导致遗传性发生变异,由此获得的性状与其生活条件就相适应,并在相应的生活条件中能遗传下去。

于是,从而主张生活条件的改变,所引起的变异具有定向性,获得的性状就能够遗传。

“好,亚飞!来帮帮忙!”

说完,他便教我如何削砧木和接穗,如何用东西包扎接口处等一些具体的操作细节。

“我是用一株结果多,但果子不是很大,且品味欠佳的蕃茄品种做接穗。用另一株结果少,但果子又大,品味很好的蕃茄种做砧木,进行嫁接。希望能培育出一种结果又大、又多、品味又佳的蕃茄新品种。争取明年利用他们杂交后所能得到的新品种,进行再栽培繁植。”

他一边指导我操作,一边滔滔不绝地耐心告诉我这些基本常识。他简直像一个知识渊博、经验丰富的生物老师一般。

随后,我亲手嫁接了两株后,才离开回到教室去。

在这个学说当中,关于无性杂交、杂交亲本组的选择、春化法、气候驯化法等,对提高农业生产和获得植物新品种都具有实际意义。

同时,米丘林便把他这些理论,运用到果树品种的栽培上,从而便培育出了00多个果树的新品种。

1954年,博中“少年集体农庄”的少先队员们,在学校生物科的老师具体的指导下,他们根据米丘林学说的原理,利用“月光花”这种植物作为父本,嫁接到番薯苗作母本去。

最后,便结出一块0公斤重的红薯的特大消息。这个特大消息的文章,还刊登在《中国少年报》上呢!因此,这在当年全国的少年儿童中,震动很大。至今,对于那些七、八十岁年纪的人们,都还留下深刻的印象。

有一次,我偶然看见食堂的区耀光干事,在膳堂旁边的一块菜地上,东摸摸,西摸摸。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

都市言情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