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二章在东平中心校的一学期(5)(1 / 2)

加入书签

当时,柴、米、油、盐、菜等,都是需要各人从家里带来的。因此,每个星期六的下午,都得要请假回家,带上下个星期所需要食用的盐、油、米、菜。因此,从那时候开始,我们的生活过得很清贫,也很艰苦……

在每天晚上上自修时,班上同学全都是采用一盏小煤油灯,在教室里进行照明学习。

当时,我连购买煤油灯盏和火水油的钱也没有。于是,我只好借助于同桌的朱光予同学那盏小煤油灯的灯光了。可是,朱光予同学他倒也很乐意,并未半点对我进行歧视与怪责。

朱光予同学的年龄、性格和爱好与我差不多。同时,他在的我印象中,似乎他的语文在班上也较好,字也写得很清秀。

我记得,在一次作文课上,我一时没钱买作文部,还向他借用过一本用呢。

第十二章在东平中心校的一学期(5)

(6)家人心疼莫能助

有诗为证:

幼小离家去读书,那会料理自己事;

忆起从前够艰苦,家人心疼莫能助。

后来,就是当我转学到了凤山中心校,也未能还给他所借用过的那本作文部。现在回想起来,真有点不大好意思啊……

直到了1975年,我回到老家插队务农,并当上了大队初中的民办教师。

光予好心常帮我

我记得,就是在东平中心校读书刚刚才开始的头一个月,我们从良荔小学考上来的几个同学,便常常在早、晚放学以后,都一起回到东平墟的祖江八嫂铺里,大家才动手煲饭。

后来,祖江八嫂好心地叫我们把米交给她,让她事先帮我们把饭煲好,待我们一旦放学回到,便可以分饭吃了。省得回来再进行烧火煲煮,浪费时间,影响学习。

当时,大家刚听到她这么一说之后,都深受感动,心里对她无限感激:

“呀,天底下真的还是好心人多呀!”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

都市言情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