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9章 父子之情(3 / 4)

加入书签

玉娘一脸盈盈笑意,内心却像在滴血。当她从乐平王妃口中得知这对草原明珠的贡品,心里很不是滋味,只是,她不得不接受自己已经年老色衰的现实。为了巩固自己在后宫的地位,她需要同盟。

如今偌大的平城皇宫,只有两位妃嫔,故而芜歌和玉娘自是一左一右地坐在拓跋焘身侧。

抓周仪式完毕,夜宴开席,乐平王拓跋丕端起酒杯,率先起身恭贺:“皇兄,臣弟恭贺您和左昭仪娘娘喜得麟儿。”他笑看一眼芜歌,“哦不,是喜得一双麟儿。贵妃娘娘一看就是有福之人。”

芜歌若有深意地打量这位乐平王,相比拓跋焘,这位王爷要更像先皇一些,狭长细目,器宇轩昂,说起话来总是噙着淡淡浅笑。世人言道的笑面虎,莫过于是。他这一番恭贺,明面上是恭维,实则却有捧杀之嫌。当众恭贺她喜得麟儿,万一生下来是公主,岂不尴尬?

芜歌在入京祭天之前,粗略地了解过京中的形势,大致是知晓乐平王妃与玉交好的事。

对于这种绵里藏刀,芜歌不屑一顾。

芜歌微红着脸看着他。

拓跋焘敛了笑:“朕作为皇父,原是不该说出这样厚此薄彼的话来。可是,人非圣贤,必然是有所偏爱的。人性如此。就像父皇也是偏爱朕多一些,无非是因为朕是姚太后一手带大的罢了。”

芜歌的脸越发红了。她自知那个襁褓中的婴儿何其无辜,这对那个婴儿很不公平,但她并非圣贤,也早不是从前天真不知愁滋味的痴傻少女,她只是想护住自己的晃儿。

她顺势倚进拓跋怀里:“我代晃儿谢谢你。”

拓跋焘搂紧她,哼笑道:“你可真够傻的。难怪世人都说一孕傻三年。”

拓跋焘一手握过芜歌的手,一手举杯笑对拓跋丕:“北伐柔然,二弟功不可没。这杯,该朕敬你,犒赏你的军功。”说罢,一饮而尽。

“皇兄折煞臣弟,臣弟却之不恭。”拓跋丕举杯,仰头饮尽。

两人对视,拓跋焘笑道:“不过二弟的恭贺,朕只能受一半。子女缘,天注定。朕与贵妃的孩儿,无论是皇子还是公主,都是天赐祥瑞。”

拓跋丕面色稍有尴尬:“皇兄所言甚是。”

玉娘眼角余光一直落在那双十指交扣的手上。她深吸一气,侧脸,笑对拓跋焘:“皇上,臣妾听说此战柔然大败,近乎灭国,大汗大檀不惜献上素有草原之珠美誉的格桑和梅朵两位公主。臣妾照料余儿,至今还不曾见过两位姐妹。今日既是家宴,虽然她们还不曾受封,但迟早都是一家人,皇上不如召她们上殿吧。”

今日,太华殿的百日宴,只是一场皇家家宴。拓跋焘以连年征战,国库空虚为由,驳回了臣子们举国同庆的奏请。

无论是国宴还是家宴,芜歌作为皇贵妃,必然是要出席的。这是她头一回见齐了拓跋焘的兄弟们。

先皇拓跋嗣生了七位皇子,四位公主。公主都已远嫁,今日到场的都是拓跋皇族的王爷们。除了断臂入狱的七皇子拓跋浚缺席,其他的王爷悉数携家眷到场。

太华殿正殿好不热闹。

今日,玉娘盛装华服,只是,她高龄诞下皇子,又经历难产,肤色哪怕遮盖了厚厚的脂粉,还是有些暗沉,整个人也没有孕期的丰腴,带着些羸弱的干瘪。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

其他小说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