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章 议婚之争(3 / 4)

加入书签

她低眸瞥了眼藏青色的素色荷包:“匆忙了一些,荷包是明妈妈缝的,只这个字是我绣的。”

义康的眸光,早胶着在那个金线绣成的“康”字上。一双眸子像点了金漆一般,透亮透亮,全是笑意:“绣得很好,我很喜欢。”

芷歌眸子垂得愈发低,不明的人准以为她在娇羞。

义康也如是认为,他笑得愈发灿烂,却没接那荷包:“劳你帮我系上吧。”

这样的要求,其实有些唐突,于礼不合。义康说完就有些后悔。

从正堂到府门,是一段不长不短的距离。

芷歌与刘义康并肩走着,仆人们避退老远,跟在他们后头。

许久,两人都不曾言语。只脚下踩过的零星落叶,沙沙作响。

刘义康明显有些紧张,虚拳紧了又松,半晌才从脖颈处珍而重之地扯下一枚玉佩。他戛然止步,阻在芷歌身前,伸手将玉佩递了去:“这个,送你。”

大宋,男女婚配,素有男子赠玉佩,女子赠荷包以定情的习俗。

可芷歌却依言,将那荷包系在了他的腰带上。她甚至抬眸,笃定地看着他:“待过了明日,你便回彭城吧。我求父亲放我回兰陵的家庙守孝,如此正好与你顺路。”

义康的眸子因这一重重的惊喜,亮得惊人:“真的吗,芷歌?”

芷歌终于绽出久违的笑靥。她点头:“我说过我早想离开这里了。兰陵离彭城不远,你可以随时去看我。”

待义康鼓足勇气想去握她的手时,她的手却已覆上了他的。

“执子之手与子偕老。阿康,”她说着说着便有些哽咽,“谢谢你豁出性命求娶我。”

下午的暖阳,照在玉佩上,折起一道暖曦白光。这是一枚羊脂白玉,全然不同于那个人相赠的翠绿古玉。

芷歌有些怔神。

“这块玉,是母妃给我寻的,可保平安消百病,我从小便戴着,一直都很顺遂。”

阿康从小就仰慕游侠,喜爱舞刀弄枪,心无城府,阳光开朗。欺骗利用这样人,是种罪孽。

芷歌在心底默念一句“阿弥陀佛”,却是毫不犹豫地伸手接过了玉佩。“谢谢。”她掌着玉佩道了谢,便从袖口掏出一个藏青色的荷包递了过去,“投桃报李,明日就是重阳,茱萸,我怕是没空去采了送你。这个……”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

其他小说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