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73 下注(2 / 3)

加入书签

借由彼此来往的密切关系,林旭转而以教授陈凉下棋和品茶等娱乐方式,潜移默化地将许多知识变换形式灌输给对方。

这种近似于洗脑的教学手段一度在保险行业内成为人尽皆知的秘密,后来因为这一招跟传销洗脑的路数太过相似,不得已减少使用。在保险推销员中也算水平不错的林旭,稍微懂得一些皮毛,那是再正常不过的事情。

光阴荏苒,岁月如梭。

三年,一千多个日日夜夜转瞬即逝。对于生命短暂的人类来说,一生中接近二十分之一的寿命就此消耗掉了。对一块片界而言,区区三年时光不过是一眨眼的光景而已。

早在三年多前,便已被有识之士们断定为苟延残喘的大秦帝国,此刻还在延续着横征暴敛的重压政策。

在民间,知识传承依靠长辈和晚辈之间口耳相传,所以道家的先贤庄子在著作中大力称赞名家的惠施有学识,称其是“惠施有方,其书五车”,后人由此衍生出“学富五车”这个著名的典故。在春秋时代,普遍应用简牍形式的书籍,小小的一片竹简,或者是刮削光滑的木简,上面只能写下二十个字左右,即使装满一辆车的简牍其实也写不了多少字,书籍的难得由此可见一斑。

书籍之所以稀有,原因也是多方面的。复制书籍必须要由识字的人来抄写,为了确保抄写的文字质量,一个人写一天下来也未见得能抄完一本书,工作效率极为低下。

在识字率连百分之一都达不到的古代农耕社会,抄书付出的社会成本是在太高昂了。读书人的理想是出人头地,而不是当一辈子的抄书匠。

这块片界的大秦帝国,科技在整体上发展得不错,印刷术也不是什么高科技的玩意,甚至连木活字印刷术都出现了,但是屡次遭受文字狱打击,大秦帝国的出版业却一直是维持在半死不活的萧条状态。

时至今日,除却如医书、占卜和农学等少数门类的书籍,以及给小孩子用的识字读本,一般人很难接触到真正记载着有用知识的书籍。

地方上大小官吏们依然在层层加码中饱私囊,各地频发的水旱蝗灾也依然故我,一切似乎都没发生过任何改变。如果非要说有什么不同的话,那就是在林旭手中恢复了秩序的霍山,如今成为了周边郡县逃难灾民的首选目的地。

这种似无形的桎梏,其实是由整个社会阶层僵化所形成的等级壁垒。既得利益集团无意与人分享利益,哪怕仅仅是他们脑满肠肥后,吃剩下那一点残羹剩饭也不行,只有一场横扫一切陈腐渣滓的暴风雨才能厘清寰宇,才能还人间一片清平世界。

林旭既然决定对这支未上市的潜力股加大投资额度,当然是不会吝惜身外之物。

长期派驻在陈凉老家附近的林旭化身,时常请陈凉到家中喝酒,有什么人情往来也必定到场,双方关系迅速变得热络起来。

只是这样一来,日子久了,林旭感觉到有些掣肘。一文钱难倒英雄汉,他要跟陈凉拉近关系,耗费钱财是必须的。光靠砍柴能赚到几个钱,自家糊口都很勉强的人会经常请别人喝酒,这也太说不过去了吧!故此,林旭不得不想办法另寻出路。

为了免于惹人注目,起先借口疏浚自家住宅前院的那口古井,林旭请来了附近村子的乡民相助,然后顺势发掘出了井底下所谓的林家祖上窖藏的几大瓮铜钱。由此,林旭摇身一变,从生活在赤贫水平线以下的贫穷樵夫,一跃而成为了令本地人艳羡不已,衣食无忧的小康人家。外在经济条件的极大改善,给予了他充足的借口和能力来接济陈凉。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

武侠仙侠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