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章死劫散去,人道之始(1 / 3)

加入书签

十年,数十年之后,寒门就变成豪强乡绅,成为皇权统治民间的工具,成为稳定的阶级。

只要农家子一旦取得童生之位,就可以脱离家族供养,由县府自助钱粮。

这就是科举功名的第一步,自身获得资源,家族也少去一个累赘。

而农家子取得秀才功名,就可以反哺家族,买下田产,耕读传家,气运纯白一片,这时候可以称之为寒门。

世人皆以为寒门就是农家子,就是乡下农家,实际上只有诗书传家,有书籍可读,有良田可种才得上寒门。

寒门是富农,是小地主阶级。

作为金丹真人的亲传弟子,清源不同杂役道童,拥有自己的一间小院落。

坐在静心蒲团之上,清源手捧一卷书籍,老神在在的阅览着,汲取书中知识。

已入全真门墙的他,不用在到处打听消息,可以直接进入道观的藏经阁挑选书籍。

几日下来,清源已经收集到这个世界的不少隐秘。

比如,这个世界的超凡之路一共有三条,一是读书,二是武道,三是修法。

贫农不要说读书,就是认识文字的资格都没有,在权贵眼中泥腿子就已经不是人,而是工具,是畜生。

只能世世代代被剥削,运气好,积攒数十年之后,期待子孙后代出现聪慧之人,不然三代之后,就是死路一条。

祖辈穷上三代,连取媳妇的钱都没有,如何繁衍,只有断子绝孙,香火灭绝一条路。

考中秀才之后,有两条路可以走,一条是继续科举,考中举人,举人再中进士,进士外发一县,在地方积累数十年之后,调入中央六部,在苦熬十年,有些资历之后,就可以向宰相之位进军,最终死后赐号文正,入龙庭,天子封神。

这是所有读书人的愿望,但是这条路只有少数人能走,大部分秀才举人在名落孙山之后,留在家乡发展。

正所谓穷文,富武,修道毁三代。

儒道一脉需要天赋,有毅力,有恒心,再加上一点点的机缘,最终能熬出头。

自从科举制度开辟以来,多少宰相是出自寒门,甚至有不少是农家子出身。

只要不是身处王朝后期,乃至乱世,底层人民的希望永远是学文,是儒道,是科举。

一家社会最底层的农家子,辛勤耕种,日夜劳作,供养一名读书人考取功名。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

武侠仙侠相关阅读: